1.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按照“士、农、工、商”实行“四民分居管理”,并在春、夏、秋分别进行“书比”“月程”“大稽”的统计工作。秦国实行名籍制度,对“境内仓、口之数,壮男、壮女之数,老、弱之数”等了解得相当清楚。上述做法
A. 建立了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机制
B. 实现了国家政权对社会基层的控制
C. 迟滞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发展
D. 瓦解了政治领域的等级秩序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对于社会各阶层实行有效的管理,统计工作非常详实;秦国实行名籍制度,对于社会发展与人口数量“了解得相当清楚”。这些都是在讲这一时期,国家对于社会基层的有效管控,因此选项B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自我管理”“小农经济”“政治等级秩序”,因此选项AC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