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兴起背景
(1)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盛行,儒学独尊地位动摇。
(2)隋朝时:儒学家提出了“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儒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佛教、道教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
(3)北宋时:儒家学者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同时又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
2.形成过程
(1)创立——“二程”
①哲学观: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把天理与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②认识论:提出“格物致知”,认为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
(2)成熟——朱熹
①哲学观:天理就是三纲五常;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②认识论:“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
(3)发展——心学
①陆九渊:心是万物的本原;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
②王阳明: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
3.历史影响
(1)对后世政治、文化教育及伦理道德等产生深远影响。
(2)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的自然欲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