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图象分析。
图A:a.t=0时,反应由正反应开始;
b.t=t1时,在改变条件的瞬间,v(正)变大,v(逆)不变;
c.t>t1时,v′(正)>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随后又达到新的平衡状态。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反应物的浓度。
图B:a.t=0时,反应由正反应开始;
b.t=t1时,v(正)、v(逆)在改变条件时同时增大;
c.t>t1时,v′(逆)>v′(正),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随后又达到新的平衡状态。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
图C:a.t=0时,反应由正反应开始;
b.t=t1时,v(正)、v(逆)在改变条件时同倍增大;
c.t>t1时,v′(正)=v′(逆),平衡不移动。改变的条件可能是使用了催化剂或增大压强(反应为气态物质系数不变的反应)。
②规律总结。
a.在分析vt图象时,要特别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反应速率的变化即v(正)、v(逆)是都增大或都减小[条件改变的瞬间,v′(正)、v′(逆)的起点与原平衡点不重合],还是一个增大(或减小)而另一个不变[条件改变的瞬间,v′(正)、v′(逆)中不变的那一个起点与原平衡点重合];二是平衡移动的方向,速率大的速率曲线在上面,且向该方向移动。
b.画出vt图象的“三步曲”:第一步,画出原平衡建立的过程;第二步,依据条件改变时的速率变化,确定两个起点都在原平衡点的上(下),或一个在上(下)另一个不变;第三步,依据平衡移动方向确定两条曲线,完成图象。
(2)浓度—时间图象(c-t图象)。
此类图象能说明各平衡体系组分(或某一成分)的物质的量浓度在反应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此类图象中各物质曲线转折点(达平衡)的时刻相同,各物质浓度变化的内在联系及比例符合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关系,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