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阜平中学高一(下)月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如图所示为杂技“顶竿”表演,一人站在地上,肩上扛一质量为M的竖直竹竿,当竿上一质量为m的人以加速度a加速下滑时,竿对“底人”的压力大小为( )
A. (M+m)g
B. (M+m)g-ma
C. (M+m)g+ma
D. (M-m)g
【答案】B
【解析】
对杆上的人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f=ma,解得:f=mg-ma,则人对杆的摩擦力为:f′=f=mg-ma,对杆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得:N=Mg+f′=(M+m)g-ma,故B正确,ACD错误。
2. 科学家关于物体运动的研究对树立正确的自然现象具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 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才会改变
B. 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结论:运动必具有一定速度,如果它不受力,它将以这一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C. 笛卡儿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
D. 牛顿认为,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答案】BCD
【解析】
试题分析: 历史上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为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A错;BCD都对。
考点:物理学史、物理学方法。
3. 如图所示,A、B两物块叠放在一起,在粗糙的水平面上保持相对静止地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B受到的摩擦力
A. 方向向左,大小不变
B. 方向向左,逐渐减小
C. 方向向右,大小不变
D. 方向向右,逐渐减小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A、B两物块叠放在一起共同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对A和B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然后隔离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大小不变;物体B做速度方向向右的匀减速运动,故而加速度方向向左,摩擦力向左;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整体法与隔离法.
【名师点睛】1、整体法:整体法是指对物理问题中的整个系统或整个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在力学中,就是把几个物体视为一个整体,作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时,只分析这一整体对象之外的物体对整体的作用力(外力),不考虑整体内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内力).
整体法的优点:通过整体法分析物理问题,可以弄清系统的整体受力情况和全过程的受力情况,从整体上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变体规律,从而避开了中间环节的繁琐推算,能够灵活地解决问题.通常在分析外力对系统的作用时,用整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