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长中学高二第二次段考模拟试卷
物 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7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8~12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下列关于物理学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B. 库伦发现了库伦定律,并由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测出了静电力常量
C. 焦尔发现了电流的热效应,定量给出了电能和内能之间的转换关系
D. 安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总结了电现象与磁现象之间的联系
【答案】C
【解析】
【详解】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之后,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故A错误;库伦发现了库伦定律,并利用扭秤实验测出了静电力常量,卡文迪许用扭秤实验测出了引力恒量,故B错误;焦耳发现了电流的热效应,定量给出了电能和内能之间的转换关系,故C正确;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故D错误。所以C正确,ABD错误。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容 、电流 、磁感应强度 都用到了比值定义法
B. 可自由转动的小磁针,在地面上静止时,其N极指向地磁的南极附近
C. 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安培力越大,该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就越强
D. 电荷所受电场力一定与该处电场方向一致,但所受的洛伦兹力不一定与磁场方向垂直
【答案】B
【解析】
【详解】电容 、磁感应强度 都用到了比值定义法,电流 不是用比值法定义的,故A错误;规定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即为该位置磁场方向,而地理的南极为地磁的北极,故可自由转动的小磁针,在地面上静止时,其N极指向地磁的南极附近,故B正确;根据公式F=BILsinθ,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安培力大,该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不一定强,还与电流的大小、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夹角θ有关,故C错误;正电荷所受电场力一定与该处电场方向一致,负电荷所受电场力一定与该处电场方向相反,运动电荷所受的洛伦兹力不一定与磁场方向垂直,故D错误。所以B正确,ACD错误。
3.如图,一带正电的点电荷固定于 点,两虚线圆均以为 圆心,两实线分别为带电粒子 和 先后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 、 、 、 、 为轨迹和虚线圆的交点。不计重力。下列说法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 点的电势能等于它在 点的电势能
B. 在 点的加速度大小大于它在 点的加速度大小
C. 在从 点运动到 点的全过程中,电场力始终不做功
D. 对同一虚线圆上的点 和 ,电场强度相同
【答案】A
【解析】
【详解】d点和e点在同一等势面上,电势相等,则N在d点的电势能等于在e点的电势能,故A正确;依据离点电荷越近的电场强度越强,越远的则越弱,因此M在b点的电场力大小小于它在a点的电场力大小,那么M在b点的加速度大小也小于它在a点的加速度大小,故B错误;N在从e点运动到d点的全过程中,电场力先做负功,再做正功,但总功为零,不是始终不做功,故C错误;对同一虚线圆上的点a和c,电场强度大小相同,方向不同,故D错误。所以A正确,BCD错误。
4.如图所示,图中的三个电表均为理想电表,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端缓慢移动时,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压表V2的读数减小,电流表A的读数增大
B. 电压表V1的读数增大,电压表V2的读数增大
C. 电压表V2的读数增加,电流表A的读数减小
D. 无法确定电阻 消耗的功率变化,电容器 所带电量增加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当滑片左移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增大,则总电阻减小;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总电流减小,故电流表A示数减小;根据欧姆定律知,R2的电压减小,则电压表V2的读数减小。电压表V1的读数U1=E-I(R1+r),I减小,则U1增大。将R1、R2看成电源的内阻,由于等效电源的内电阻与RP的大小未知,不能判断RP消耗的功率变化。电容器的电压等于电压表V2的读数,则知电容器的电压减小,电量减少。故D正确,ABC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