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地理试题
高中地理编辑
(新教材)【鲁教版】20版《高中全程学习方略》必修一课时素养评价 十二 3.4(地理)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章节测试
  • 教材版本鲁教版(新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地理
  • 适用年级高一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072 K
    上传用户123wangyan
  • 更新时间2019/9/4 20:36:17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2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2019·温州高一检测)土壤的形成和发育受各种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有机质含量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标志。完成1、2题。
1.自然发育的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较高的是 (  )
A.黑土  B.红壤  C.水稻土    D.寒漠土
2.在适宜的日照和湿度条件下,岩石表面发育为“年幼”土壤的主要原因是
   (  )
A.流水的沉积作用 B.风力的侵蚀作用
C.苔藓类生物活动 D.高等植物的生长
【解析】1A,2C。第1,黑土区,年均气温较低,微生物分解速度慢,土壤中有机质积累多。红壤区,水热充分,淋溶作用强,土壤有机质流失,肥力较低。水稻土属于耕作土壤,非自然发育而成。高寒地区植被稀少,土壤发育程度较低,有机质含量少。第2,岩石发育为土壤需要经过外力的风化作用形成成土母质,并有生物提供有机质。高等植物对土壤肥力要求较高,难以在成土母质上直接生长,而苔藓类等低等生物生命力较强,可以在成土母质上生长并提供一定有机质,发育为“年幼”土壤。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精品专题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