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秦史籍和文物铭文在记载周公旦主政西周期间进行“东征”等大事时,多称周公为“王”,但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及其后的史籍中却记述为“周公代成王摄政”。这反映出( )
A.中央集权的发展 B.儒家影响的扩大
C.贵族政治的衰落 D.宗法制度的瓦解
2.在周代,天子要“抚诸侯”,诸侯要“尊天子”,“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材料主要体现了( )
A.全社会应相亲相爱,抵御外族 B.政权族权一体的国家观念
C.统治者应以德治民,反对苛政 D.诸侯对天子应履行的义务
3.周王朝史官是由周王任命的世袭官职,从事档案管理工作。春秋前期,史官流向诸侯国;中晚期以后,他们又逐渐流入卿大夫家,并导致了家史的兴起。这一变化反映了( )
A.旧有社会秩序的破坏 B.周天子重视地方档案工作
C.家国一体观念的形成 D.贵族垄断学术的局面被打破
4.西周至春秋时期,周王畿和诸侯封国普遍实行国野制,以周人为主体的国人压迫和剥削野鄙地区被征服的野人。战国以降,各国大规模登记户籍,消除国野差异,使其成为国家控制下的“编户齐民”。这一现象( )
A.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B.有利于实现富国强兵
C.加速了宗法分封制的瓦解 D.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