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史记》载:(楚庄王)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这段材料反映的根本问题是
A. 楚庄王图谋周朝镇国之宝
B. 诸侯兼并斗争激烈
C. 西周青铜铸造水平最高
D. 王室衰微,分封制渐趋瓦解
【答案】D
【解析】
【详解】AB只是材料反应的现象,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西周的青铜铸造技术水平,故C排除;鼎是权力的象征,楚庄王问鼎的轻重大小等,反映了其政治野心,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西周王室的衰落,已经不能有效监管各诸侯国,故选D。
2.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有叛人而无叛吏……有叛国而无叛郡……”这一现象对应的朝代应该是
A. 西周、秦朝
B. 秦朝、汉朝
C. 战国、汉朝
D. 汉朝、唐朝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有叛人而无叛吏”是指秦朝,秦朝实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避免了周朝地方割据的局面的重演,但因暴政而被农民起义推翻;材料“有叛国而无叛郡”是指西汉,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结果王国势力膨胀,威胁中央朝廷;因此正确答案选B项;ACD项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