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二定律
A级 抓基础
1.从牛顿运动定律可知,无论多么小的力都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可是当我们用一个很小的力去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桌子时,却推不动它,这是因为( )
A.牛顿运动定律对静止的物体不适用
B.桌子的加速度很小,速度变化太慢,眼睛不易觉察到
C.桌子受到的合外力为零
D.推力小于桌子受到的摩擦力
答案:C
2.关于牛顿第二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公式F=ma中,各量的单位可以任意选取
B.某一瞬间的加速度只取决于这一瞬间物体所受的合力,而与之前或之后的受力无关
C.公式F=ma中,a实际上是作用于物体上的每一个力所产生的加速度的代数和
D.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与它所受合力的方向一致
答案:B
3.(多选)“儿童蹦极”中,拴在小朋友腰间左右两侧的是弹性极好的相同的橡皮绳.若小朋友从橡皮绳处于最低点位置处开始由静止上升(此时橡皮绳伸长最大),直至上升到橡皮绳处于原长的过程中,关于小朋友的运动状态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小朋友到达橡皮绳处于原长位置时,其速度为零,同时加速度也为零
B.小朋友的速度最大的时刻就是其加速度等于零的时刻
C.小朋友在橡皮绳处于最低点位置时,其加速度不为零
D.小朋友先做变加速运动,加速度越来越小,再做变减速运动,加速度越来越小
答案:BC
4.(多选)物体A、B、C均静止在同一水平面上,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A、mB、mC,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A、μB、μC,用平行于水平面的拉力F分别拉物体A、B、C,所得加速度a与拉力F的关系如图所示,A、B两直线平行,则以下关系正确的是( )
A.mABC B.mA=mBC
C.μA=μB=μC D.μA<μB=μC
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μmg=ma,所以a=-μg,由此可知:图象斜率为质量的倒数,在纵轴上的截距大小为μg.故由题图象可知:μA<μB=μC,mA=mBC,故A、C错误,B、D正确.
答案:BD
5.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当用水平推力F作用于物体上时,物体的加速度为a,若作用力方向不变,大小变为2F时,物体的加速度为a′,则( )
C.a′>2a D.a′=1.5a
解析:设摩擦力为f,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a′>2a,故C正确.
答案:C
6.一个质量为m=1 kg的小物体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小物体受到两个水平恒力F1=2 N和F2=2 N作用而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现在突然把F1绕其作用点在竖直平面内向上转过53°,F1大小不变,则此时小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sin 53°=0.8、cos 53°=0.6)( )
A.2 m/s2 B.1.6 m/s2
C.0.8 m/s2 D.0.4 m/s2
解析:开始时两力大小相等,相互平衡;将F1转过53°时,物体受到的合力为F=F2-F1cos 53°=2 N-2×0.6 N=0.8 N;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为a== m/s2=0.8 m/s2;故选项C正确.
答案:C
7.(多选)一个物体受到F1=6 N的合外力,产生a1=2 m/s2的加速度,要使它产生a2=6 m/s2的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质量是3 kg
B.物体受F2=18 N的合外力能产生a2=6 m/s2的加速度
C.物体的质量是12 kg
D.物体受F2=2 N的合外力能产生a2=6 m/s2的加速度
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m== kg=3 kg,A正确,C错误;要使它产生a2=6 m/s2的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2=ma2=3×6 N=18 N,B正确,D错误.
答案: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