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摩擦力
基础知识必备
1、定义: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有相对运动时,所受到的另一个物体阻碍其相对运动的力叫做摩擦力;
2、条件:(1)相互接触且有挤压;(2)接触面不光滑;(3)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
3、方向:跟接触面相切,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阻碍相对运动)
5、大小:
注意:(1)N是压力,即垂直于接触面的力,不是重力,大小不一定等于重力,甚至可能与重力无关。
(2)是摩擦因数(无单位,且),跟接触面的才有关,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的面积,相对运动的速度无关。
典型例题:
【例1】关于动摩擦因数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两物体间没有摩擦力产生说明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
B.增大两物体的接触面积,则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增大
C.增大两物体间的正压力,则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增大
D.两物体的材料一定,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仅决定于两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答案:D
【例2】运动员双手紧握竹竿匀速攀升和匀速下滑时,所受的摩擦力分别是f1和f2,则( )
A.f1向下,f2向上,且f1= f2
B.f1向下,f2向上,且f1> f2
C.f1向上,f2向上,且f1= f2
D.f1向上,f2向下,且f1> f2
答案: C
【例3】如图所示,A、B的重力分别为5N和8N,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则要能从A下方拉出B所需的最小水平拉力F=_____N,这时系A的水平绳中的张力大小为_____N.
答案:3.6N 1N
【例4】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一重为40N的物体,受到F1=13N和F2=6N的水平力的作用而保持静止,F1与F2的方向相反。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设最大的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
(1)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2)若只撤去F1,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3)若只撤去F2,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例5】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一个重GA=20N的木块A,A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4,在A上放有重GB=10N的木块B,B与A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1,求:
(1)使A和B一起匀速运动的水平拉力F
(2)若水平力F作用在B上,使B匀速运动时水平面给A的摩擦力多大
【练习】如图所示,物体a、b和c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力为Fb=5 N、Fc=10 N分别作用于物体b、c上,a、b和c仍保持静止。以f1、f2、f3分别表示a与b、b与c、c与桌面间的静摩擦力,则( )
A.f1=5 N,f2=0,f3=5 N
B.f1=5 N,f2=5 N,f3=0
C.f1=0,f2=5 N,f3=5 N
D.f1=0,f2=10 N,f3=5 N
解析:为考查a、b之间的摩擦力情况,以物体a为研究对象,通过受力分析后得:a、b之间没有摩擦力的作用,如图甲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