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源头活水来
——活用身边的素材
同学们在写作的时候经常苦恼于没有写作素材,虽然也在在报刊杂志上摘录过一些素材,但是老是记不住要点、细节或人物姓名。于是就那几个有限的词语反过来倒过去的说,就那几个例子来来回回地用,使得文章内容空洞,缺少新意。其实只要留心,生活中处处都有写作的素材,我们听到的美妙悠扬的歌曲是素材,我们随处可见的各种各样的、花样翻新的广告是素材,就连我们天天拿在手里的语文课本也是写作的宝库。而且这些材料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就在我们的眼前、耳旁,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根本不用刻意去记,拿来稍加润色就可以使用。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要学会去巧用我们教材中的素材,把教材中的事件和人物拿来为我们的写作服务。
关键词:高尚情操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是一种高洁的象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一种爱国的宣言,“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一种无私的奉献。一个人有了崇高的伟大的理想,还一定要有高尚的情操,没有高尚的情操,再伟大的理想也是不能达到的。
【素材1】诸葛亮:巨星陨落,英名犹存,遥望你依稀的背景,不时传来声声赞叹。没错,是你神机妙算,草船借箭,七星台祭风,空城计施计。你暂放悠闲,为君主出生入死。你的溘然长逝,留下了蜀人泪雨纷纷,留下了感天动地的《出师表》,你用一生实现了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承诺,在世人心中,你是永远的智慧明灯和政治家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