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一中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理班)历史试卷
命题人:杜婧超
说明:1、本试卷分卷Ⅰ和卷Ⅱ两部分,卷Ⅰ为选择题,卷Ⅱ为非选择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将卷Ⅰ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卷Ⅱ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答在试卷上。
卷Ⅰ(选择题共9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55题,其中1-20题,每题1分,21-55题,每题2分,共90分。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1.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是儒学发展的重要阶段,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为政以德”“民贵君轻”“君舟民水”都体现了朴素的民本思想
B.荀子的“仁政”思想是对孔子核心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C.战国后期,儒学逐渐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D.董仲舒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2. 在200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中,关于季羡林先生的颁奖词写到:“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这一评价主要体现了哪家思想
A.法家 B.道家
C.儒家 D.佛教
3. 董仲舒再三提醒君主,在利益之上还有正义,在力量之上还有良心,在权力之上还有“天”在临鉴。这反映了知识阶层
A.积极倡导“君权神授” B.希望权力受到制约
C.喜欢空谈纲常伦理 D.为“独尊儒术”不择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