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素材 >> 地理素材
高中地理编辑
地理素材:地理界线总结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4金币 立即下载
2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2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素材
    资源子类文本素材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地理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23 K
    上传用户gbjcyzm
  • 更新时间2011/10/12 21:16:10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8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1
资源简介
地理界线总结
 
 (一).有关地球的分界线
1、赤道——南北纬度数、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赤道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长约4万千米。它与两极之间的距离相等,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是地球仪上的零度纬线。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习惯上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习惯上用“S”作代号。
2、南北纬30°和南北纬°60——低纬、中纬和高纬的分界线
北纬30°~南纬30°:低纬度    北纬30°~北纬60°和南纬30°~南纬60°:中纬度
北纬60°~北纬90°(北极)和南纬60°~南纬90°(南极):高纬度
3、本初子午线——东、西经度数的分界线   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上确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为地球仪上的零度经线,即本初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以东的180°属于东经,习惯上用“E”作代号;以西的180°属于西经,习惯上用“W”作代号。
4、西经20°和东经160°——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国际上习惯用20°W和16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因为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基本上在大洋上通过,这样可以避免把非洲和欧洲的一些国家分在两个半球。从20°W经0°经线至160°E为东半球;从20°W经180°经线至160°E为西半球。
5、180°经线——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人为分界线,即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 。 180°经线的西侧是东十二区,是全球最早的一个时区,而180°经线的东侧是西十二区,是全球最晚的一个时区,所以日界线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和终点。由于在任何时刻,东十二区总比西十二区早24小时,即一天,因此自东十二区向东进入西十二区,日期要减去一天:自西十二区向西进入东十二区,日期要增加一天。
注:日界线并不完全在180°经线上,而是稍有曲折,这主要是为了照顾180°经线附近居民生活方便起见,绕过陆地所造成。
地方时0:00经线——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自然分界线,0:00经线以东进入新的一天,0:00经线以西是旧的一天。
地方时0:00经线向东至180°经线是新的一天的范围,新的一天的范围=180°经线的地方时×15
6、回归线——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极圈——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根据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热量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北回归线是太阳直射的最北界线,南回归线是太阳直射的最南界线。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