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素材 >> 地理素材
高中地理编辑
地理素材:必修二复习要点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素材
    资源子类文本素材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地理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新课标地区
  • 文件大小96 K
    上传用户地理sikao
  • 更新时间2011/9/26 11:34:55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21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高中地理必修二复习要点
 
【第一章 人口】
一、人口增长:
1、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生产力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和教育程度影响到人口的死亡率和出生率,进而影响到人口的增长模式。此外,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灾害等也会影响到人口的增长。
2、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再生产模式):高低高(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三低(发达国家)、“高低高”向“三低”过渡(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国家)。
3、世界人口增长: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欧洲最低;亚洲净增人口数量最多。
4、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压力大——控制人口(中国实行计划生育)
人口增长过慢:人口老龄化——鼓励生育、接受移民(中国靠发展生产力)
二、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经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政治(政治迫害、战争、国家有组织的人口迁移)、社会文化(宗教迫害、民族歧视)、生态环境、其他因素(家底和婚姻、投亲靠友、逃避歧视)。
2、人口迁移的意义(效应):
1)利:①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 ②加强文化交流 ③减轻迁出地的人口压力 ④为迁入地提供廉价劳动力。
2)弊:①造成迁出地人才外流 ②给迁入地社会管理增加了难度
三、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
1、人口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某一地域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人口承载力。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的因素:资源状况、生产力水平、开放程度和消费水平。
四、地域文化与人口
 
【第二章 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一、城市的空间结构:
1、城市功能分区——相同的城市用地类型发生集聚:
1)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交通便利,通信发达,人流量大;付租能力强。中心商务区(CBD):建筑密集、高楼林立、交通便捷——面积有限,但需求量大。
2)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边缘,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铁路、公路经过。
3)住宅区:是城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4)文化区:一般要求环境优美,远离工业区和商业区。城市建设要注意保护文物古迹。
2、城市地域功能分区形成的原因: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行政因素。
3、城市规模与地域结构、服务范围。
①小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不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服务范围小。
②大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大。
二、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一)自然方面:
1、地形——平原地区城市密度大;
2、气候——气候温暖湿润的地区城市密度大;
3、河流——河流的供水和运输功能决定城市区位。
(二)社会经济方面:
1、农业基础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