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我们在“中国古典舞”前冠以“当代”,有特定的含义——与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发展轨迹相关。傅雷先生曾精辟地阐释过:“古典”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在一定文化圈内或在世界规模内的历史中继续保持着恒久的生命力,“古典”意义的最高境界是在其价值观念方面追求“经典”意义,也就是追求历史地位上的独特性及现代意义上的魅力经久性。所以,“古典舞”不同于“古代舞”,它是“历史流传”通过“当代选择”体现其传统文化价值的舞种。
与世界各国的“古典舞”相比较,我们当下所说的“中国古典舞”,既不同于“芭蕾”,自文艺复兴之后逐渐发展成熟,形成了具有严格的规范和程式——含语言体系、训练方法的舞种,有国际统一(“世界规模内”)的认定标准,也不像我们的一些近邻,如日本、韩国、泰国、印度尼西亚等的古典舞各自保存着历史悠久、代代相传的经典舞目和固有的古典舞学体系、学派。至于“印度古典舞”,以婆罗多、卡塔克、卡塔卡利、曼尼普里、奥迪西、库契普迪等为代表的六大学派,业已形成严格、精致的表演和训练体系。探究其发展过程,虽也出现某种“衰微”与“复兴”,如:婆罗多舞在英国统治初期也曾衰落,20世纪初在其代表人物的推动下开始复苏,但又与中国艺术舞蹈自宋以后融入戏曲的“断档”相径庭。其“复现”过程,一招一式地严格依照古文献提供的图文资料,因此被世界公认为是保存最完整的传统舞蹈文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