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物理6月月考试题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51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题目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11题,共33分,选对得3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
1.下列核反应方程中,属于 α 衰变的是
A. B.
C. D.
2.根据分子动理论,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运动,它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把缝衣针小心地放在水面上,针可以把水面压弯而不沉没,是因为针的重力小,又受到液体的浮力的缘故
C.密封在体积不变的容器中的气体,若温度升高,则气体分子对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增大
D.分子力随分子间的距离的变化而变化,当r>r0时,随着距离的增大,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引力比斥力增大的快,故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3.如图所示,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为一正弦曲线,若波速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从图示时刻开始,质点b的加速度将减小
B. 图示时刻,质点b的振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
C. 若此波遇到另一列波并发生稳定干涉现象,则另一列波的频率为50Hz
D. 从图示时刻开始,经过,质点a沿波传播方向迁移了2m
4.物体从斜面(斜面足够长)底端以某一初速度开始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t秒到达位移中点,则物体从斜面底端到最高点时共用时间为( )
A.2 B. C. D.
5.原子核U经放射性衰变①变为原子核 Th,继而经放射性衰变②变为原子核Pa,再经放射性衰变③变为原子核U。放射性衰变①、②和③依次为( )
A. α衰变、β衰变和β衰变 B. β衰变、α衰变和β衰变
C. β衰变、β衰变和α衰变 D. α衰变、β衰变和α衰变
6.核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在现代社会中已不可缺少,我国在完善核电安全基础上将加大核电站建设。核泄漏中的钚(Pu)是一种具有放射性的超铀元素,它可破坏细胞基因,提高罹患癌症的风险。已知钚的一种同位素Pu的半衰期为24 100年,其衰变方 程为Pu→X+He+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X原子核中含有92个中子
B. 100个Pu经过24 100年后一定还剩余50个
C. 由于衰变时释放巨大能量,根据E=mc2,衰变过程总质量增加
D. 衰变发出的γ射线是波长很短的光子,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阴极射线和 射线的本质都是电子流,在原子内的来源是相同的
B.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中的裂变反应
C.用频率大于某金属极限频率的单色光照射该金属。若增大入射光的频率,则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一定增多
D.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该元素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无关
8.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光电效应现象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B. 重核裂变和轻核聚变都会产生质量亏损
C. 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从高能态跃迁到低能态时,原子向外释放光子,原子电势能和核外电子的动能均匀减小
D. 电子和其他微观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9.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出发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的位移 时间 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以得出在 内( )
A.甲、乙两物体始终同向运动
B.4s时甲、乙两物体间的距离最大
C.甲的平均速度等于乙的平均速度
D.甲、乙两物体间的最大距离为6m
10.如图所示,质量为M、半径为R的半球形物体A放在水平地面上,通过最高点处的钉子用水平细线拉住一质量为m、半径为r的光滑球B.则( )
A.A对地面的压力大于
B.A对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C.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大小为
D.B对A的压力大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