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微山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二学段教学质量监测试题
本试卷共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8小题为单选题,选对得4分,9-12小题为多选题,全对得4分,对而不全得2分,错选得0分。
1.关于气体的压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气体的压强是由气体分子间的吸引和排斥产生的
B. 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C. 气体的压强是由于气体分子的频繁撞击产生的
D. 当某一容器自由下落时,容器中气体的压强将变为零
2.关于理想气体,正确的说法是
A. 只有当温度很低时,实际气体才可当作理想气体
B. 只有压强很大时,实际气体才可当作理想气体
C. 在常温常压下,许多实际气体可当作理想气体
D. 所有的实际气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当作理想气体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叶面上的小露珠呈球形是由于液体内部分子间吸引力作用的结果
B. 晶体熔化过程中要吸收热量,分子的平均动能变大
C. 天然水晶是晶体,熔化后再凝固的水晶(即石英玻璃)也是晶体
D. 当液晶中电场强度不同时,液晶对不同颜色光的吸收强度不同,就显示不同颜色
4.我们在河边会发现有些小昆虫能静止于水面上,这是因为
A. 小昆虫的重力可忽略
B. 小昆虫的重力与浮力平衡
C. 小昆虫的重力与表面张力平衡
D. 表面张力使水面收缩成“弹性薄膜”,对小昆虫产生一个向上的支持力,小昆虫的重力和支持力平衡
5.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所吸收的热量,主要用于
A. 破坏晶体的空间结构,增加分子动能
B. 破坏晶体的空间结构,增加分子势能
C. 破坏晶体的空间结构,增加分子势能,同时增加分子动能
D. 破坏晶体的空间结构,但不增加分子势能和分子动能
6.关于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A. 热力学第一定律指出内能可以与其他形式的能相互转化,而热力学第二定律则指出内能不可能完全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故这两条定律是相互矛盾的
B. 内能可以全部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只是会产生其他影响,故两条定律并不矛盾
C. 两条定律都是有关能量的转化规律,它们不但不矛盾,而且没有本质区别
D. 其实,能量守恒定律已经包含了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
7.一个封闭的钢管内装有一定质量的空气,当温度为200 K时压强为0.8 atm.如压强增加到2 atm,那么这时的温度为
A. 273 K B. 300 K C. 400 K D. 500 K
8.用活塞气筒向一个容积为V的容器内打气,每次能把体积为V0,压强为p0的空气打入容器内,若容器内原有空气的压强为p,打气过程中温度不变,则打了n次后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为
A. B. p0+np0 C. p+n( ) D. p0+( )n·p0
9.如图1所示,在两个固体薄片上涂上一层很薄的石蜡,然后用烧热的钢针尖接触薄片,接触点周围的石蜡被熔化,甲片上熔化了的石蜡呈椭圆形,乙片上熔化了的石蜡呈圆形,则
A. 甲片一定是晶体 B. 乙片一定是非晶体
C. 甲片不一定是晶体 D. 乙片不一定是非晶体
10.如图2所示为一定质量的氧气分子在0 ℃和100℃两种不同情况下的速率分布情况,由图可以判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温度升高,所有分子的运动速率均变大
B. 温度越高,分子的平均速率越小
C. 0 ℃和100 ℃时氧气分子的速率都呈现“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特点
D. 100 ℃的氧气与0 ℃的氧气相比,速率大的分子所占的比例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