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辨析与联系分析,首先要了解孔子、孟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墨子等的基本主张和思想。
1.孔子的主要思想成就
(1)建构了完整的“德道”思想体系:在个体层面主张“仁、礼”之德性与德行。德道思想体系是以性善论(“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为基础,以立人极(“三极之道”)为旨归,以人道与天道、地道相会通,人道中庸又适时之变为方法论的思想体系。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
(2)“仁”与“礼”是孔子政治思想的基本精神,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其最高政治理想是建立“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这一思想对中国后世影响深远,后来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段的思想家据此提出不同内容的憧憬蓝图和奋斗目标。
(3)孔子的经济思想最主要的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与“富民”思想,这也是儒家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在“义”“利”两者的关系上,孔子把“义”摆在首要地位。他说“见利思义”,要求人们在物质利益的面前,首先应该考虑怎样符合“义”,主张“义然后取”,即只有符合“义”,然后才能获取。
(4)孔子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