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体运动和人造卫星
[基础巩固题组](20分钟,50分)
1.如图所示,某极地轨道卫星的运行轨道平面通过地球的南北两极,已知该卫星从北纬60°的正上方按图示方向第一次运行到南纬60°的正上方时所用时间为1 h,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卫星与同步卫星的运行半径之比为1∶4
B.该卫星与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之比为1∶2
C.该卫星的运行速度一定大于7.9 km/s
D.该卫星的机械能一定大于同步卫星的机械能
解析:选A.由题意知卫星运行的轨迹所对圆心角为120°,即运行了三分之一周期,用时1 h,因此卫星的周期T=3 h,由G=mr可得T∝,又同步卫星的周期T同=24 h,则极地轨道卫星与同步卫星的运行半径之比为1∶4,A正确;由G=m,可得v∝,故极地轨道卫星与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之比为2∶1,B错误;第一宇宙速度v=7.9 km/s,是近地卫星的运行速度,所以该卫星的运行速度要小于7.9 km/s,故C错误;因卫星的质量未知,则机械能无法比较,D错误.
2.如图所示,“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到月球上要经过多次变轨,最终降落到月球表面上,其中轨道Ⅰ为圆形轨道,轨道Ⅱ为椭圆轨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探测器在轨道Ⅰ运行时的加速度大于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B.探测器在轨道Ⅰ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Ⅱ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
C.探测器在轨道Ⅰ的运行周期大于在轨道Ⅱ的运行周期
D.探测器在P点由轨道Ⅰ进入轨道Ⅱ必须点火加速
解析:选C.探测器在轨道Ⅰ运行时的万有引力小于在月球表面时的万有引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探测器在轨道Ⅰ运行时的加速度小于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故A错误;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ma,距地心距离相同,则加速度相同,故探测器在轨道Ⅰ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在轨道Ⅱ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故B错误;轨道Ⅰ的半径大于轨道Ⅱ的半长轴,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探测器在轨道Ⅰ的运行周期大于在轨道Ⅱ的运行周期,故C正确;探测器在P点由轨道Ⅰ进入轨道Ⅱ必须减速,故D错误.
3.(2017·高考全国卷Ⅱ)(多选)如图,海王星绕太阳沿椭圆轨道运动,P为近日点,Q为远日点,M、N为轨道短轴的两个端点,运行的周期为T0.若只考虑海王星和太阳之间的相互作用,则海王星在从P经M、Q到N的运动过程中( )
A.从P到M所用的时间等于
B.从Q到N阶段,机械能逐渐变大
C.从P到Q阶段,速率逐渐变小
D.从M到N阶段,万有引力对它先做负功后做正功
解析:选CD.在海王星从P到Q的运动过程中,由于引力与速度的夹角大于90°,因此引力做负功,根据动能定理可知,速度越来越小,C项正确;海王星从P到M的时间小于从M到Q的时间,因此从P到M的时间小于,A项错误;由于海王星运动过程中只受到太阳引力作用,引力做功不改变海王星的机械能,即从Q到N的运动过程中海王星的机械能守恒,B项错误;从M到Q的运动过程中引力与速度的夹角大于90°,因此引力做负功,从Q到N的过程中,引力与速度的夹角小于90°,因此引力做正功,即海王星从M到N的过程中万有引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D项正确.
4.(2019·皖南八校联考)一颗在赤道上空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其轨道半径上对应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四分之一,则某一时刻该卫星观测到地面赤道最大弧长为(已知地球半径为R)( )
A.πR B.πR
C.πR D.πR
解析:选A.根据卫星在其轨道上满足G=mg′,且在地球表面G=mg,又因为g′=g,解得r=2R;则某一时刻该卫星观测到地面赤道长度对应的弧度数为,则观测到地面赤道最大弧长为πR,A正确.
5.(2019·山西晋城质检)天文学家将相距较近、仅在彼此的引力作用下运行的两颗恒星称为双星.若某双星的质量分别为M、m,间距为L,双星各自围绕其连线上的某点O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角速度分别为ω1、ω2,质量为M的恒星轨道半径为R,已知引力常量为G,则描述双星运动的上述物理量满足( )
A.ω1<ω2 B.ω1>ω2
C.GM=ω(L-R)L2 D.Gm=ωR3
解析:选C.双星系统中两颗星的角速度相同,ω1=ω2,则A、B项错误.由=mω(L-R),得GM=ω(L-R)L2,C项正确.由=MωR,得Gm=ωRL2,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