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物以文传世,事以人传世,人以何传世呢?我想,一个人的一生,无论曾经多么辉煌与精彩,也不过是白驹过隙,须臾而已。其来如春笋,去似黄叶。[甲]物以文传世,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等名楼,它们多少次毁于战火却又多少次重建而生,不就是靠那一诗、一序、一文么?而事以人传世,想春秋战国时期三教九流鼎沸,唯孔学传世而广布于天下,不就是靠孔子办学有弟子三千又出七十二贤达么?那人靠什么传世呢?靠什么证明你来过这个世界呢?[乙]是地位?是名声?是权势?还是金钱?统统非也。[丙]如果真要泾渭分明地做出回答,那就是留存于世的文字,也就是古人所谓“立言”。你为这方水土做了什么,你为这方水土“立”了什么,也许,这就是最好的答案。
1.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论 B.白驹过隙
C.鼎沸 D.泾渭分明
解析:选D A项,无论: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不会改变。使用正确。B项,白驹过隙: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一闪而过,形容时间过得飞快。使用正确。C项,鼎沸: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喧闹、混乱。使用正确。D项,泾渭分明: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比喻界限清楚。不合语境。
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甲 B.乙 C.丙
解析:选B 乙句是一个选择问句,前面三个问号均应改为逗号。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4题。
庄重的南湖书院,书香弥漫,静谧安然。[甲]书院正门有一副笔力遒劲的楹联,“细嚼梅花读汉赋,漫研竹露裁唐诗。”历经悠远的岁月,隽永的联句仍似甘霖点点,滋润着人们的心田。徽州莘莘学子在这里开启人生的智慧,幼小的生命被书墨之香慢慢滋养,如一颗颗莲子,绽放成一朵朵璀璨的莲花。[乙]饱读诗书、博古通今的学子们走出徽州,展翅高飞,擎天地日月,度人世沧桑。
[丙]粉墙黛瓦,曲径通幽,儒风雅韵,美不胜收。徜徉于徽州,如痴如醉,真想在这片书香氤氲之地诗意栖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