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化常识点多面广、零碎难记,且记后易忘。只有广积累、勤巩固,才能拓展知识面。在识记上,不能仅仅依靠死记硬记,要在发散理解基础上,巧记善记、记牢记多,如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进行串联整合记忆。当然了,记忆的方法有很多种,考生可以自悟自得,多总结一些巧法妙法,提高识记效率。
识记方法
|
示 例
|
一线串珠法
|
琳琅满目的文化常识就像一颗颗散落的珍珠,只要有一根线将它们贯串起来,这些文化常识就显得非常系统了,这根线可以是时间、空间、风格、内容等等。例如记忆古代文化常识中的人物称谓,可以以人物姓名为线索,用这条线串起古代人们对人物称谓的颗颗“珍珠”
|
人物的称谓:直称姓名→称字→称号→称谥号→称斋名→称籍贯→称郡望→称官名→称爵名→称官地→谦称→敬称→特殊称谓
如李白的称谓:李白,称字“太白”,称号“青莲居士”,称籍贯“青莲”,称排行“李十二”,称官名“李翰林”,称爵名“李侯”,特殊称谓“谪仙人、诗仙、酒仙”
|
归类联想法
|
识记文化常识,要进行必要的归类联想,即由一点进行相关的联想,或相似的联想,或相反的联想等
|
比如记忆屈原时,首先把屈原的相关知识归纳整理,再由屈原发散联想。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离骚》→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李白、李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