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要善于调动生活经验和生命感受,善于想象和联想,例如张晓风《秋天·秋天》的开头:“满山的牵牛藤起伏,紫色的小浪花一直冲击到我的窗前才猛然收势。”这样的描写,有点有面——既写出了满山遍野的如花的海洋一般的牵牛藤的整体形象,又写出了冲击到“我”窗前的一小片牵牛藤的小浪花的局部形象;有动有静——由远处的“起伏”到近处的“冲击”,最后“猛然收势”,戛然而止;有形有色有神——满山地起伏着,紫色的小浪花,富有生命力,如同一个倔强而顽皮的孩子。作者不仅抓住了形象的特征,而且写出了其动感与活力。不仅写得“像”,还写得“活”,不是“纸花”“塑料花”“绢花”式的美丽,而是形神兼备,活色生鲜。
假如我是一片小树叶
假如我是一片小树叶,我要把自己种在地里,长成一棵参天大树,为人们遮阳。
假如我是一片小树叶,我愿随风飞走。飞呀,飞呀,飞到小鸟的窝上,为鸟儿遮风挡雨,给它一个温暖的家。
假如我是一片小树叶,我愿顺流而下,去做一叶小舟,为需要我的蚂蚁们当交通工具,提供方便。
假如我是一片小树叶,我愿给大地增添一丝绿意。
假如我是一片小树叶,我愿被人捡走,做玩具的翅膀,或做花瓣。可面对那些不文明的人来说,我可不愿给他们服务。
假如我是一片小树叶,多好。
作为一篇想象力丰富又富有文采的佳作,作者通篇采用一连串的排比语句来描写小树叶如何默默奉献,细节描写生动逼真,形象丰满,跃然纸上,思想情感浓烈,突出地表达了小树叶伟大的无私奉献精神。
微镜头与大领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