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培养语感利“断句”】
晋平公问于师旷①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②乎平公曰善哉
——《说苑·建本》
【注——“文化常识”厚素养】
①师旷:名旷,字子野,春秋时期晋国乐师。生而无目,自称盲臣。②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读——熟读成诵意自知】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说苑·建本》
【练——练牢基础傲高考】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欲学,恐已暮矣(晚了)
B.何不炳烛乎(拿着)
C.孰与昧行乎(与……相比哪个更……)
D.盲臣安敢戏其君乎(戏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