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项练习
1.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生”指古代经考试录取而进入中央、府、州、县各级学校的生员,包括在太学学习的生员。
B.“臣”早期是古人表示谦卑的自称,百姓也可以自称为“臣”,后用作臣下对君主的自称。
C.“卿”早期是古代对男子的敬称,适用范围较广,后来多用作君主对臣下的称呼。
D.“朕”是古人的自称,本来没有贵贱之分,自秦始皇开始专用为诸侯王或皇帝的自称。
[解析] “朕”,后来只用作皇帝的自称,不能用于诸侯王。
[答案] D
2.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大学,太学之名始于西周。唐代国子监设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
B.教授,原意为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自宋代开始,成为讲解经义、掌管课试的一种文职官员。
C.赠,是皇帝为已死的官员或其父祖加封官爵,而受封的官员往往是非正常死亡者。
D.节度使,官名。唐朝时在重要地区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授职之时,朝廷赐以双旌双节,故称。
[解析] “而受封的官员往往是非正常死亡者”错误,过于绝对。
[答案] C
3.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