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简谐运动的描述
[对点训练]
知识点一·描述简谐运动的物理量
1.周期为2 s的简谐运动,在半分钟内通过的路程是60 cm,则在此时间内振子经过平衡位置的次数和振子的振幅分别为( )
A.15次,2 cm B.30次,1 cm
C.15次,1 cm D.60次,2 cm
答案 B
解析 在半分钟内振子完成15次全振动,经过平衡位置的次数为30次,通过的路程s=4A×15=60A=60 cm,故振幅A=1 cm,B正确。
2.在1 min内甲振动30次,乙振动75次,则( )
A.甲的周期0.5 s,乙的周期1.25 s
B.甲的周期0.8 s,乙的周期2 s
C.甲的频率0.5 Hz,乙的频率1.25 Hz
D.甲的频率0.5 Hz,乙的频率0.8 Hz
答案 C
解析 T甲= s=2 s,f甲==0.5 Hz,T乙= s=0.8 s,f乙==1.25 Hz。故C正确。
3.(多选)如图所示,弹簧振子以O为平衡位置,在BC间振动,则( )
A.从B→O→C→O→B为一次全振动
B.从O→B→O→C→B为一次全振动
C.从C→O→B→O→C为一次全振动
D.OB的大小不一定等于OC
答案 AC
解析 O为平衡位置,B、C为弹簧振子在两侧振动的最远点,则从B点起始经O、C、O、B点路程为振幅的4倍,即A正确;若从O点起始经B、O、C、B点路程为振幅的5倍,超过一次全振动,即B错误;若从C点起始经O、B、O、C点路程为振幅的4倍,即C正确;因弹簧振子的系统摩擦不考虑,所以振幅一定,D错误。
知识点二·简谐运动的对称性和周期性
4.一个做简谐运动的质点,先后以同样大小的速度通过相距10 cm的A、B两点,且由A到B的过程中速度方向不变,历时0.5 s(如图)。过B点后再经过t=0.5 s质点以方向相反、大小相同的速度再次通过B点,则质点振动的周期是( )
A.0.5 s B.1.0 s C.2.0 s D.4.0 s
答案 C
解析 根据简谐运动的对称性可知,=0.5 s+0.5 s=1 s,故T=2.0 s,C正确。
知识点三·简谐运动的表达式及其振动图象
5.如图甲所示,悬挂在竖直方向上的弹簧振子,周期T=2 s,从最低点位置向上运动时开始计时,在一个周期内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关于这个图象,下列哪些说法正确( )
A.t=1.25 s时,振子的加速度为正,速度也为正
B.t=1.7 s时,振子的加速度为负,速度也为负
C.t=1.0 s时,振子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为负的最大值
D.t=1.5 s时,振子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为负的最大值
答案 C
解析 由xt图象可知,t=1.25 s时,振子的加速度和速度均沿-x方向,A错误;t=1.7 s时,振子的加速度沿+x方向,B错误;t=1.0 s时,振子在最大位移处,加速度为负向最大,速度为零,C正确;t=1.5 s时,振子在平衡位置,速度最大,加速度为零,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