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波粒二象性综合评估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其中1~6题为单选,7~10题为多选)
1.一束平行光经玻璃三棱镜折射后,分解为互相分离的三束光,分别照在相同的金属板a、b、c上,如图所示,已知金属板b有光电子放出,则可知( )
A.板a一定不放出光电子
B.板a一定能放出光电子
C.板c一定不放出光电子
D.板c一定能放出光电子
答案 D
解析 从棱镜对光的色散可知,光的频率越大,在同一介质的折射率越大。由题意:νa<νb<νc,同种材料极限频率相同,由b板有光电子,发生光电效应,则c一定可放出光电子,所以C错误,D正确。但射到a板上的光的频率不能确定是否大于极限频率,所以不能判断是否发生光电效应,所以A、B错误。
2.2017年年初,我国研制的“大连光源”——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发出了波长在100 nm(1 nm=10-9 m)附近连续可调的世界上最强的极紫外激光脉冲,大连光源因其光子的能量大、密度高,可在能源利用、光刻技术、雾霾治理等领域的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一个处于极紫外波段的光子所具有的能量可以电离一个分子,但又不会把分子打碎。据此判断,能够电离一个分子的能量约为(取普朗克常量h=6.6×10-34 J·s,真空光速c=3×108 m/s)( )
A.10-21 J B.10-18 J C.10-15 J D.10-12 J
答案 B
解析 一个处于极紫外波段的光子的能量为:E=h≈2×10-18 J,由题意可知,光子的能量应比电离一个分子的能量稍大,因此数量级必须相同,故B正确。
3.紫外线光子的动量为p=。一个静止的O3吸收了一个紫外线光子后( )
A.仍然静止
B.沿着光子原来运动的方向运动
C.沿光子运动相反方向运动
D.可能向任何方向运动
答案 B
解析 由动量守恒定律知,吸收了紫外线光子的O3分子与光子原来运动方向相同。故正确选项为B。
4.
如图所示,用单色光做双缝干涉实验。P处为亮条纹,Q处为暗条纹,不改变单色光的频率,而调整光源使其极微弱,并把单缝调至只能使光子一个一个地过去,那么过去的某一光子( )
A.一定到达P处 B.一定到达Q处
C.可能到达Q处 D.都不正确
答案 C
解析 单个光子的运动路径是不可预测的,只知道落在P处的概率大,落在Q处的概率小。因此,一个光子从狭缝通过后可能落在P处,也可能落在Q处,故C正确。
5.已知金属锌发生光电效应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跟入射光的频率的关系图象如图中的直线1所示。某种单色光照射到金属锌的表面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1。若该单色光照射到另一金属表面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2,E2<E1,关于这种金属的最大初动能Ek跟入射光的频率的关系图象应如图中的( )
A.a
B.b
C.c
D.以上三条图线都不正确
答案 A
解析 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k=hν-W0,知Ek=hν-hνc,知图线的横轴截距表示截止频率,图线的斜率表示普朗克常量,知所求图线应与1图线平行,因为E2<E1,则这种金属的截止频率比金属锌的大,故A正确,B、C、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