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3 分子间的作用力
[对点训练]
知识点一·分子间的作用力
1.关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哪个( )
A.当分子间的距离小于r0时,分子间只存在着斥力,不存在引力
B.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r0时,分子间只存在着引力,不存在斥力
C.当分子间距离等于r0时,分子间既不存在引力,也不存在斥力
D.实际表现出来的分子间的作用力,是指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的合力
答案 D
解析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只不过有时引力大于斥力,表现为引力;有时斥力大于引力,表现为斥力。
2.如图所示,两个接触面平滑的铅柱压紧后悬挂起来,下面的铅柱不脱落,主要原因是( )
A.铅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
B.铅柱受到大气压力作用
C.铅柱间存在万有引力作用
D.铅柱间存在分子引力作用
答案 D
解析 由于分子间存在引力,使两个铅柱结合在一起而不脱落,选项D正确。
3.(多选)右图是描述分子引力与分子斥力随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曲线,根据曲线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F引随r增大而增大
B.F斥随r增大而减小
C.r=r0时,F斥与F引大小相等
D.F引和F斥均随r增大而减小
答案 BCD
解析 F引和F斥均随r的增大而减小,当r=r0时,F引=F斥,合力F=0。故A错误,B、C、D正确。
4.(多选)关于分子间距与分子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和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原来的体积之和,说明分子间有空隙;正是由于分子间有空隙,才可以将物体压缩
B.实际上水的体积很难被压缩,这是由于水分子间距稍微变小时,分子间的作用就表现为斥力
C.一般情况下,当分子间距r<r0(平衡距离)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当r=r0时,分子力为零;当r>r0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D.弹簧被拉伸或被压缩时表现的弹力,正是分子引力和斥力的对应表现
答案 AB
解析 分子间有空隙,所以物体可以被压缩,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才会减小,A正确;水被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B正确;r=r0时,F引=F斥,故F=0,r<r0时,F斥>F引,分子力为斥力,r>r0时,F斥<F引,分子力为引力,当r>10r0时,F引和F斥均为零,F=0,C错误;弹簧的弹力和分子力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力,D错误。
5.有甲、乙两个分子,甲分子固定不动,乙分子由无穷远处逐渐向甲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为止。在这整个过程中( )
A.分子力总对乙做正功
B.乙总是克服分子力做功
C.先是分子力对乙做正功,然后乙克服分子力做功
D.乙先克服分子力做功,然后分子力对乙做正功
答案 C
解析 甲、乙两分子间的距离大于r0时,分子力为引力,对乙做正功;分子间的距离小于r0时,分子力为斥力,对乙做负功,正确选项为C。
6.(多选)下列现象可以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
A.打湿了的两张纸很难分开
B.磁铁吸引附近的小铁钉
C.用斧子劈柴,要用很大的力才能把柴劈开
D.用电焊把两块铁焊在一起
答案 ACD
解析 本题的关键是要理解分子间的引力必须在分子间距离小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发生作用。纸被打湿后,水分子填充了两张纸之间的凹凸部分,使水分子与两张纸的分子间距离达到分子引力作用范围而发生作用,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A正确。电焊也是使两块铁熔化后铁分子间距离达到分子引力作用范围而发生作用,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D正确。木柴是固体,其分子间距离很近,分子间引力很强,要使木柴分开,就必须用很大的力来克服木柴分子间的引力,这也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C正确。磁铁对小铁钉的吸引力在较大距离内都可发生,这不是分子引力而是磁力的作用,B错误。
7.如图所示,甲分子固定于坐标原点O,乙分子从无穷远处静止释放,在分子力的作用下靠近甲,图中b点是引力最大处,d点是分子靠得最近处,则乙分子速度最大处是( )
A.a点 B.b点C.c点D.d点
答案 C
解析 a点和c点处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乙分子的加速度为零,从a点到c点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分子力做正功,速度增加,从c点到d点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故分子由a点到d点先加速再减速,所以在c点速度最大,故C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