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2 液体
知识点一·液体的微观结构和液体的表面张力
1.关于液体的表面张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液体的表面张力使表面层内液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小于r0
B.由于液体的表面张力使表面层内液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大于r0
C.产生表面张力的原因是表面层内液体分子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
D.表面张力使液体的表面有收缩的趋势
答案 D
解析 由分子运动论可知,在液体与空气接触面附近的液体分子,液面上方的空气分子对它们的作用极其微弱,所以它们基本上只受到液体内部分子的作用,因而在液面处形成一个特殊的薄层,称为表面层。在液体表面层内,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稀疏,它们之间的距离r>r0,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因此液体表面有收缩的趋势,故D正确。
2.玻璃烧杯中盛有少许水银,在太空轨道上运行的宇宙飞船内,水银在烧杯中呈现的形状是图中的( )
答案 D
解析 因为水银不浸润玻璃,所以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其形状只由表面张力决定,在表面张力作用下,水银的表面要收缩至最小,因而最终水银成球形。故D正确。
3.(多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昆虫能在水面上自由来往而不陷入水中,原因是液体表面张力在起作用
B.小木块能够浮于水面上是液体表面张力与其重力平衡的结果
C.缝衣针浮在水面上不下沉是重力和水的浮力平衡的结果
D.喷泉喷射到空中的水形成一个个球形的小水珠是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
答案 AD
解析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小昆虫在水面上站定或行进过程中,其脚部位置比周围水面稍下陷,但仍在水面上而未陷入水中,就像踩在柔韧性非常好的膜上一样,因此,这是液体的表面张力在起作用,浮在水面上的缝衣针与小昆虫情况一样,故A正确,C错误;小木块浮于水面上时,木块的下部实际上已经陷入水中(排开一部分水)受到水的浮力作用,是浮力与重力平衡的结果,而非表面张力在起作用,因此,B错误;喷泉喷到空中的水分散时每一小部分的表面都有表面张力在起作用且又处于失重状态,因而形成球状水珠(体积一定情况下以球形表面积为最小,表面张力的作用使液体表面有收缩到最小面积的趋势),故D正确。
4.(2018·甘肃武威二中期末)如图所示,金属框内阴影部分表示肥皂膜。它被棉线分割成a、b两部分。若将肥皂膜的a部分用热针刺破,棉线的形状是选项图中的( )
答案 D
解析 肥皂膜未被刺破时,作用在棉线两侧的表面张力互相平衡,棉线可以有任意形状。当把肥皂膜的a部分刺破后,在肥皂膜的b部分的表面张力的作用下,棉线将被绷紧。因液体表面有收缩到面积最小的趋势,而在同周长的几何图形中,圆面积最小,所以棉线被拉成凹的圆弧形状,故D正确。
5.肥皂泡内气体的压强p与外界大气压强p0相比较应是( )
A.p>p0B.p<p0
C.p=p0D.不能确定
答案 A
解析 由于液体的表面张力作用,肥皂泡有收缩的趋势,所以内部压强要大于外部压强,故A正确。
6.李晓同学到某风景区爬山,山上有一水潭,水潭中的水是富含矿物质的矿泉水。李晓发现水潭底部有许多硬币,可能是游客投掷的,令人惊奇的是,居然还有硬币浮在水面上,这是怎么回事,谁能帮李晓解开心中的谜团?
答案 因为水面有较强的表面张力,因而将硬币轻轻放在水面上会发生液面凹陷,则硬币受到液面表面张力作用,合力向上与重力平衡,则硬币能浮在水面上。
知识点二·浸润、不浸润及毛细现象
7.关于浸润和不浸润,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是浸润液体,水银是不浸润液体
B.在内径小的容器里,如果液体能浸润器壁,液面呈凸形
C.如果固体分子跟液体分子间的引力比较弱,就会形成浸润现象
D.鸭的羽毛上有一层很薄的脂肪,使羽毛不被水浸润
答案 D
解析 一种液体对某些固体浸润,对另一些不浸润,并不是对所有固体均浸润,所以A错误;若浸润器壁,液面应呈凹形,所以B错误;若固体分子跟液体分子间的引力较弱,应形成不浸润现象,所以C错误;脂肪不被水浸润,所以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