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物理试题
高中物理编辑
2019高中物理第十章课时作业(十三)1功和内能2热和内能(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3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章节测试
  • 教材版本人教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物理
  • 适用年级高二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695 K
    上传用户goldfisher
  • 更新时间2019/6/20 14:13:54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4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功和内能2热和内能
 [全员参与·基础练]
1.下列哪个实例说明做功改变了系统的内能(   )
A.热水袋取暖
B.用双手摩擦给手取暖
C.把手放在火炉旁取暖
D.用嘴对手呵气给手取暖
【解析】 双手摩擦做功,使手的内能增加,感到暖和;ACD都是通过热传递来改变系统的内能的,选项B正确.
【答案】 B
2(多选)(2015·岳阳市高二检测)当物体的内能增加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一定吸收了热量
B.外界一定对物体做了功
C.不可能是物体放出热量,同时对外做功
D.有可能是物体放出热量,同时外界对物体做功
【解析】 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外界对系统做功如压缩乙醚气体实验,会使系统内能增加,系统吸收热量也会使内能增加,反之内能减少,所以系统内能是否增加应看做功和热传递的总效果.故答案为CD.
【答案】 CD
3(2015·汕头高二检测)如图所示,瓶内装有少量的水,瓶口已塞紧,水上方空气中有水蒸气,用打气筒向瓶内打气,当塞子从瓶口跳出时,瓶内出现“白雾”,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可以用下面三句话解释:甲,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乙,瓶内气体推动瓶塞做功,内能减小;丙,温度降低.三句话正确的顺序是(  )
10­1­5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乙甲丙
【解析】 根据题意因果顺序的进程为空气推动瓶塞做功——空气内能减小——瓶内空气温度降低——瓶内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即“白雾”,而瓶塞跳起是用打气筒往瓶内打气使气体压强增大所致.
【答案】 B
4.如图10­1­6所示,AB两装置均由一支一端封闭、一端开口且带有玻璃泡的管状容器和水银槽组成,除玻璃泡在管上的位置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将两管抽成真空后,开口向下竖直插入水银槽中(插入过程没有空气进入管内),水银柱上升至图示位置停止.假设这一过程水银与外界没有热交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0­1­6
AA中水银的内能增量大于B中水银的内能增量
BB中水银的内能增量大于A中水银的内能增量
CAB中水银体积保持不变,故内能增量相同
DAB中水银温度始终相同,故内能增量相同
【解析】 大气压对水银槽内的水银做相同的功,因为玻璃管内吸进的水银一样多,所以水银槽内的液面下降相同的高度,A管重心高于B管,A管内水银重力势能大于B管的,故A管内水银的内能增量小于B管的,B正确.
【答案】 B
5(多选)有关物体的内能,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 g温度为0 水的内能比1 g温度为0 冰的内能大
B.电流通过电阻后电阻发热,它的内能增加是通过热传递方式实现的
C.气体膨胀,它的内能一定减小
D.橡皮筋被拉伸时,分子间势能增加
【解析】 0 的水和0 的冰分子平均动能相同,但内能并不相同,水结成冰时要放出热量(忽略此过程的膨胀力),说明相同质量的水的内能大(水的分子势能比冰的分子势能大),选项A正确.电流通过电阻发热,是由于电流做功将电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而不是热传递过程,故B选项错误.气体膨胀对外做功,但有可能吸收更多的热量,C选项错误.橡皮筋被拉伸时,会产生弹力,此弹力是分子引力的宏观表现,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故选项D正确.
【答案】 AD
相关资源高级搜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