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物理试题
高中物理编辑
2019高考物理课时作业(九)(含解析)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章节测试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物理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988 K
    上传用户goldfisher
  • 更新时间2019/6/19 15:02:22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3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课时作业(九)
一、实验题(14个小题,110每题6分,共60分,1114每题10分共40分,满分100)
1(2018·甘肃一模)某物理兴趣小组在“测定金属丝电阻率”实验中用游标卡尺测量金属丝的长度L时,如图甲所示L________ cm;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d时,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则金属丝的直径d________ mm.
答案 10.050 0.688
解析 由图示游标卡尺可知其示数为:100 mm0.05×10 mm100.50 mm10.050 cm;由图示螺旋测微器可知其示数为:0.5 mm18.8×0.01 mm0.688 mm.
2(2016·浙江)某同学用伏安法测量导体的电阻,现有量程为3 V、内阻约为3 kΩ的电压表和量程为0.6 A、内阻约为0.1 Ω的电流表.采用分压电路接线,图1是实物的部分连线图,待测电阻为图2中的R1,其阻值约为5 Ω.
(1)R1阻值的最优连接方式为导线①连接________(ab)、导线②连接________(cd)
(2)正确接线测得实验数据如表,用作图法求得R1的阻值为________Ω.
U/A
0.40
0.80
1.20
1.60
2.00
2.40
I/A
0.09
0.19
0.27
0.35
0.44
0.53
(3)已知图2R2R1是材料相同、厚度相等、表面为正方形的两导体,R2的边长是R1,若测R2的阻值,则最优的连线应选________(填选项)
A.①连接a,②连接c                                           B.①连接a,②连接d
C.①连接b,②连接c                                                  D.①连接b,②连接d
答案 (1)a d (2)作图如答案图所示 4.44.7 (3)B
解析 (1)因电压表的内阻远大于待测电阻的阻值故采用电流表外接法;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故测R1的阻值的最优连接方式为导线①连接a、导线②连接d(2)作图如答案图;R1Ω4.4 Ω(3)根据电阻定律可得:R=ρ;故R2R1要测R2的阻值与测量R1一样最优的连线应①连接a②连接d;故选B项.
3(2018·和平区三模)一同学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实物电路测电流表G1的内阻r1.可供选择的器材如下:
待测电流表G1:量程为05 mA,内阻约为300 Ω
电流表G2:量程为010 mA,内阻约为40 Ω
滑动变阻器R1:阻值范围为01 000 Ω
滑动变阻器R2:阻值范围为020 Ω
定值电阻R3:阻值为40 Ω
定值电阻R4:阻值为200 Ω
定值电阻R5:阻值为2 000 Ω
干电池E:电动势约为1.5 V,内阻很小可忽略
开关S及导线若干
①滑动变阻器R应选________,定值电阻R0应选________(填写器材后面的代号)
②实验步骤如下:
a.按电路图连接电路,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调到________(选填“左端”“中间”“右端”)
b.闭合开关S,移动滑片P至某一位置,记录G1G2的读数,分别记为I1I2
c.改变滑片P位置,记录各次G1G2的读数I1I2,得到多组I1I2
d.以I2为纵坐标,I1为横坐标,建立坐标系,描点作图得到了如图(b)所示的图线
e.利用求得的I2I1图线的斜率k和已知的定值电阻R0,计算待测电流表G1内阻的表达式为r1________(kR0表示)
③如果实验室只有电动势约为6 V电源,要求利用本题提供的实验器材,仍然在图(a)所示电路图基础上完成本实验,改进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资源高级搜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