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物理试题
高中物理编辑
(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五章微专题41“滑块——木板”模型中的能量问题加练半小时(含解析)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一轮复习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物理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636 K
    上传用户goldfisher
  • 更新时间2019/6/18 11:54:03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8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滑块——木板”模型中的能量问题
[方法点拨] (1)分析滑块与传送带或木板间的相对运动情况,确定两者间的速度关系、位移关系,注意两者速度相等时摩擦力可能变化.(2)用公式QFf·x相对或动能定理、能量守恒求摩擦产生的热量.
1.如图1所示.一足够长的木板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以速度v向右匀速运动,现将质量为m的物体竖直向下轻轻地放置在木板右端,已知物体m和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为保持木板的速度不变,从物体m放到木板上到它相对木板静止的过程中,须对木板施一水平向右的作用力F,那么力F对木板做功的数值为(  )
1
A.B.C.mv2D.2mv2
2.(多选)水平地面上固定一倾角为θ37°的足够长的光滑斜面,如图2所示,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A2.0kg、长l3m的薄板A.质量为mB1.0kg的滑块B(可视为质点)位于薄板A的最下端,BA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开始时用外力使AB静止在斜面上,某时刻给滑块B一个沿斜面向上的初速度v05m/s,同时撤去外力,已知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cos37°=0.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
A.在滑块B向上滑行的过程中,AB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5
B.AB开始运动到AB相对静止的过程所经历的时间为0.5s
C.AB开始运动到AB相对静止的过程中滑块B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J
D.AB开始运动到AB相对静止的过程中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为J
3.如图3所示,一轻弹簧一端与竖直墙壁相连,另一端与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长木板左端接触,轻弹簧处于原长,长木板的质量为M,一物块以初速度v0从长木板的右端向左滑上长木板,在长木板向左运动的过程中,物块一直相对于木板向左滑动,物块的质量为m,物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轻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当弹簧的压缩量达到最大时,物块刚好滑到长木板的中点,且相对于木板的速度刚好为零,此时弹簧获得的最大弹性势能为Ep.(已知弹簧形变量为x,弹力做功Wkx2)求:
3
(1)物块滑上长木板的一瞬间,长木板的加速度大小;
(2)长木板向左运动的最大速度;
(3)长木板的长度.
 
 
 
 
 
 
 
 
 
4.(2018·山东省济南市二模)如图4所示,光滑水平地面的左侧静止放置一长木板AB,右侧固定一足够长光滑斜面CD,木板的上表面与斜面底端C处于同一水平面,木板的质量M2kg,木板长l7m.一物块以水平速度v09m/s冲上木板的A端,木板向右运动,B端碰到C点时被粘连,且BC之间平滑连接.物块的质量为m1kg,可视为质点,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5g10m/s2,求:
4
(1)若初始时木板B端距C点的距离足够远,求物块第一次与木板相对静止时的速度和相对木板滑动的距离;
(2)设初始是木板B端距C点的距离为L,试讨论物块最终距C点的距离与L的关系,并求此最大距离.
 
 
 
 
相关资源高级搜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