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方法点拨] (1)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2)数据处理:图象法.
1.(2018·山西省孝义市第一次模拟)图1所示为“探究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图中A为小车,连接在小车后面的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B,它们均置于一端带有定滑轮的足够长的木板上,P为钩码,C为弹簧测力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可以忽略.
图1
(1)实验时一定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必须保持水平
B.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打出一条纸带,同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C.改变P的质量,打出几条纸带
D.为减小误差,实验中一定要保证P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2)按实验装置(长木板水平放置)完成实验,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为横坐标,以加速度a为纵坐标,图2中画出的a-F图象可能正确的是________(填选项字母).若测出的a-F图象的斜率为k,则小车的质量为________.
图2
2.(2018·湖北省黄冈市质检)利用如图3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实验中认为细绳对木块的拉力等于砝码和砝码桶的总重力,请思考探究思路并回答下列问题.
图3
(1)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在找不到合适的学生电源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四节干电池串联作为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B.平衡摩擦力的方法是在砝码桶中添加砝码,使木块能拖着纸带匀速滑动
C.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木块的细绳与长木板保持平行
D.实验时,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再放开木块
(2)如图乙所示,是挂上砝码桶,装入适量砝码,按实验要求打出的一条纸带,A、B、C、D、E是纸带上选取的五个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未画出,用刻度尺测出各计数点到A点之间的距离,已知打点计时器接在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两端,其中打出计数点“C”时木块的速度vC=_________m/s,木块的加速度a=________m/s2(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实验时改变砝码及砝码桶的总质量m,分别测量木块在不同外力作用下的加速度a,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画出a-m关系图象,如图丙实线所示,此图象的上端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