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物理试题
高中物理编辑
(江苏专版)2020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含解析)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一轮复习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物理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098 K
    上传用户goldfisher
  • 更新时间2019/6/18 8:41:06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3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课时跟踪检测(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对点训练: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
1(2018·苏州模拟)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1 m/s2
B.该质点在1 s末的速度大小为6 m/s
C.该质点第2 s内的平均速度为8 m/s
D.前2 s内的位移为8 m
解析:选C 根据xv0tat25tt2得,质点的初速度v05 m/s,加速度a2 m/s2,故A错误;质点在1 s末的速度v1v0at5 m/s2×1 m/s7 m/s,故B错误;质点在第2 s内的位移x2(5×24)m(5×11)m8 m,则第2 s内的平均速度 m/s8 m/s,故C正确;前2 s内的位移xv0tat25×2 m4 m14 m,故D错误。
2.(2018·厦门模拟)如图所示,国产某品牌汽车装备了具有“全力自动刹车”功能的城市安全系统,系统以50 Hz的频率监视前方的交通状况。当车速v10 m/s且与前方静止的障碍物之间的距离接近安全距离时,如果司机未采取制动措施,系统就会立即启动“全力自动刹车”,加速度大小约为5 m/s2,使汽车避免与障碍物相撞。则“全力自动刹车”系统设置的安全距离约为(  )
A50 m                          B20 m
C10 m                                                           D1 m
解析:选C 由题意知,车速v10 m/s,系统立即启动“全力自动刹车”的加速度大小约为5 m/s2,最后末速度减为0,由推导公式v22ax可得:x m10 m,所以系统设置的安全距离约10 m,故C正确,ABD错误。
3(2019·南昌八校联考)汽车以15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现前方有危险,立即刹车。已知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那么从开始刹车算起,第4 s末的速度以及开始刹车后4 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是(  )
Av=-5 m/s x20 m                          Bv0 x20 m
Cv=-5 m/s x22.5 m                      Dv0 x22.5 m
解析:选D 设汽车从刹车到停下的时间为t,则由vv0at得:t s3 s,则3 s后汽车停止运动,所以汽车在第4 s末的速度为零,刹车4 s内的位移与刹车3 s内的位移相等,由公式v2v022ax代入数据解得:x22.5 m,故D正确。
4[多选]如图所示,直线MN表示一条平直公路,汽车以初速度v02 m/s、加速度a2 m/s2AC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到达C点前1 s内,所通过的距离BCL,其中AC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平直公路AC长为21 m
B.平直公路BC长为7 m
C.汽车由AC运动的时间为4 s
D.汽车到达C点的速度大小是8 m/s
解析:选BD 设汽车从AC的时间为t,则从AB的时间为t1
根据位移公式有
Lv0tat22t×2t2
LLv0(t1)a(t1)22(t1)×2(t1)2
解得t3 s
平直公路AC的长度为:L2×3 m×2×32 m15 m
平直公路BC的长度为xBCL×15 m7 m
汽车到达C点的速度vCv0at2 m/s2×3 m/s8 m/s,故BD正确,AC错误。
对点训练: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常用方法
5.汽车自A点从静止开始在平直公路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汽车的加速度是2 m/s2,途中分别经过PQ两根电线杆。已知PQ电线杆相距50 m,汽车经过电线杆Q时的速度是15 m/s。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经过P杆时的速度是8 m/s
B.经过P杆时的速度是10 m/s
C.汽车经过PQ电线杆间的时间是5 s
D.汽车经过PQ电线杆间的时间是10 s
解析:选C 汽车由静止做匀加速运动,a2 m/s2vQ15 m/s,根据vQ2vP22as,解得:vP5 m/s,故AB错误;从PQ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则运动时间为:tPQ,代入数据得tPQ5 s,故C正确,D错误。
相关资源高级搜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精品专题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