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种金属能否发生光电效应取决于照射光的强度
B.卢瑟福通过α粒子轰击氮核实验,证实了在原子核内部存在中子
C.—个原子核衰变为一个原子核的过程中,发生8次衰变
D.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在单色光的照射下,发出多种频率的光子,其中一种必与入射光频率相同
2.2017年年初,我国研制的“大连光源”——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发出了波长在100 nm(1 nm=10–9 m)附近连续可调的世界上最强的极紫外激光脉冲。大连光源因其光子的能量大、密度高,可在能源利用、光刻技术、雾霾治理等领域的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一个处于极紫外波段的光子所具有的能量可以电离一个分子,但又不会把分子打碎。据此判断,能够电离一个分子的能量约为(取普朗克常量h=6.6×10–34 J·s,真空光速c=3×108 m/s)
A.10–21 J B.10–18 J
C.10–15 J D.10–12 J
3.氡气有天然放射性,其衰变产生的粒子可对人的呼吸系统造成辐射损伤。氡衰变方程为,衰变过程中同时产生γ射线,半衰期为3.8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衰变过程为α衰变B.对一个特定的氡核,在3.8天内一定会衰变
C.γ射线的穿透性比α射线弱 D.衰变后,核与X粒子的质量之和等于衰变前核的质量
4.如果某放射性元素经过X次α衰变和Y次β衰变,变成一种新原子核,则这个新原子核的质子数比放射性元素原子核的质子数减少
A.2x+y B.x+y .x–y D.2x–yC
5.关于原子核的结合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的比结合能等于将其完全分解成自由核子所需能量的最小值
B.原子核衰变成α粒子和另一原子核,并释放出能量,衰变产物的结合能之和一定小于原来原子核的结合能
C.铯原子核( )的结合能小于铅原子核( )的结合能 D.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不稳定
6.如图所示,氢原子的能级图。用光子能量为13.06 eV的光照射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可能观测到氢原子发射不同波长的光有多少种
A.15 B.10
C.4 D.1
7. 如图是核子平均质量与原子序数Z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B. 天然放射性元素在衰变过程中核电荷数和质量数守恒,其放射线在磁场中不偏转的是γ射线
C. 图中原子核D和E聚变成原子核F要吸收能量 D. 图中原子核A裂变成原子核B和C要放出核能
8、如图所示为理想变压器,三个灯泡L1、L2、L3都标有“4V,4W”,灯泡L4标有“4V,8W”,若它们都能正常发光,则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n1:n2和ab间输入电压为( )
A.2:1,16V B.2:1,20V C.1:2,16V D.1:2,20V
9、远距离输送一定功率的交流电,把输送电压提高到原来的n倍,则( )
A.输电线上的电压损失减少到原来的倍
B.输电线上的电压损失减少到原来的1/n
C.输电线上的电能损失减少到原来的
D.输电线上的电能损失不变
10、如图甲所示,匝数n1:n2=1:2的理想变压器原线圈与水平放置的间距l=1m的光滑金属导轨相连,导轨电阻不计,处于竖直向下、磁感应强度为B=1T的匀强磁场中,副线圈接阻值R=2Ω的电阻,与导轨接触良好的电阻r=1Ω、质量m=0.02kg的导体棒在外力F的作用下运动,其速度随时间接图乙所示(正弦图线)规律变化,则( )
A.电压表的示数为3V B.电路中的电流方向每秒钟改变5次
C.电阻R实际消耗的功率为0.125W D.在0~0.05s的时间内外力F做功0.48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