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物轶事
关汉卿,一颗响珰珰的铜豌豆
关汉卿博学多才,风流倜傥,吟诗、吹箫、弹琴、舞蹈、下棋、打猎无所不通,本应求取功名,造福苍生。但那是一个穷兵黩武的马上民族,歧视汉人,仇视文化,废黜科举,撤走了社会底层优秀文人步向理想的天梯,断送了多少读书人、尤其是汉族文人寒窗苦读的梦想。
关汉卿曾自称“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他悬壶济世,走街串巷,敏感忧伤的眼睛,目睹了官府的草菅人命。蒙受不白之冤的朱晓兰,被如狼似虎的衙役,押往刑场。那凄惨的“冤枉”声,一声高过一声……关汉卿的心在流血,他握紧了拳头,咬紧了牙齿,反复地扪心自问:“难道我当真只能救得人家的伤风咳嗽吗?”
“贤的不一定是他,愚的也不一定是我,我们就是要争,就是要把贤愚是非争个明白。”从“争什么”到“争个明白”,关汉卿觉醒了!在庙堂之外的天地里觅得知音,在戏台粉墨中如鱼得水,在文字里“打家劫舍、替天行道”,为市井小民、红粉歌女树碑立传、描言写心,用情写尽世态炎凉,向酷虐的黑暗现实开战,为无辜百姓们鼓与呼……
“一管笔在手,敢与孙吴斗”,关汉卿用充满血肉之感的笔触,诉说着社会民众的困苦与无奈。一腔悲悯的情怀,倾洒在《窦娥冤》:“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窦娥的责天问地,真是凄凄惨惨戚戚,令人扼腕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