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链接
1.《望海潮》
宋真宗咸平末年(1002—1003),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应考,路经钱塘(今浙江杭州)。柳永与孙何是布衣之交,此时孙何正好任两浙转运使,柳永想拜访他,但当时官府之家门禁极严,作为一介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拜访的,柳永就写下了这首词,并使其在青楼被广泛歌唱,以使孙何知道。后孙何亲自前往见面。
2.《雨霖铃》
《雨霖铃》是作者晚年离开都城汴京时所作。词人屡试不第,一生落魄,到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才中进士,那时已年近半百了。可是仕途坎坷,他并没得到重用,只做了一个小小的屯田员外郎。宦途失意的压抑与恋人别离的痛苦交织在一起,词人内心充满哀怨,于是作《雨霖铃》以寄离情。
(二)常识整理
Ⅰ.文学常识
词的有关知识
词,诗歌的一种。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始于唐,定型于五代,盛于宋。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风貌,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