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的运动
(20分钟 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发现行星运动规律的天文学家是 ( )
A.第谷 B.哥白尼
C.牛顿 D.开普勒
【解析】选D。发现行星运动规律的天文学家是开普勒,选项D正确。
2.(2017·邵阳高一检测)日心说被人们接受的原因是 ( )
A.以地球为中心来研究天体的运动有很多无法解决的问题
B.以太阳为中心来研究天体的运动,许多问题都可以解决,行星运动的描述也变得简单了
C.地球是围绕太阳运转的
D.太阳总是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
【解析】选B。日心说的观点主要是以太阳为参考系来研究其他行星的运动,这样其他行星的运动形式变得简单,便于描述和研究,而地心说是以地球为参考系,来研究太阳及其他星体的运动,运动形式非常复杂,不便于描述和研究,故B选项正确。
3.(多选)(2017·唐山高一检测)哈雷彗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是比较扁的椭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彗星在近日点的速率大于在远日点的速率
B.彗星在近日点的角速度大于在远日点的角速度
C.彗星在近日点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在远日点的向心加速度
D.若彗星周期为76年,则它的半长轴是地球公转半径的76倍
【解析】选A、B、C。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为使相等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则应保证近日点与远日点相比在相同时间内走过的弧长要大,因此在近日点彗星的线速度(即速率)、角速度都较大,选项A、B正确。而向心加速度a=,在近日点,v大,R小,因此a大,选项C正确。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k,则==762,即r1=r2,选项D错误。
【补偿训练】
(多选)美国宇航局发射的“深度撞击”号探测器成功撞击“坦普尔一号”彗星,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彗星的“大对撞”,如图所示。假设“坦普尔一号”彗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其运动周期为5.74年,则关于“坦普尔一号”彗星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绕太阳运动的角速度不变
B.近日点处线速度大于远日点处线速度
C.近日点处加速度大于远日点处加速度
D.其椭圆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与周期的二次方之比是一个与太阳质量有关的常数
【解析】选B、C、D。根据开普勒定律可以判断B、D正确,A错误;近日点v大,R小,由a=知近日点加速度大,C正确。
4.开普勒的行星运动规律也适用于其他天体或人造卫星的运动,某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为月球绕地球轨道半径的,则此卫星运行的周期大约是 ( )
A.1~4天 B.4~8天
C.8~16天 D.16~2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