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A组 基础练(建议用时20分钟)
1.(多选)(2018·贵州高一检测)在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B、D )
A.长木板要适当倾斜,以平衡小车运动中受到的阻力
B.重复实验时,虽然用到橡皮筋的条数不同,但每次应使橡皮筋拉伸的长度相同
C.利用纸带上的点计算小车的速度时,应选用纸带上打点最密集的部分进行计算
D.利用纸带上的点计算小车的速度时,应选用纸带上打点最稀疏的部分进行计算
2.(多选)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觉得教材中实验测量W∝v2的过程较复杂,改进如下:如图所示。将教材实验中的木板放在桌子的边缘,小车的前端放一小球,小车在橡皮筋作用下加速运动,到达桌子边缘后小车在挡板作用下停止运动,小球做平抛运动,测出橡皮筋条数为1、2、3、…、n时平抛距离为x1、x2、x3、…xn,则
( B、D )
A.如果忽略一切摩擦,x∝n(n为橡皮筋条数)
B.如果忽略一切摩擦,x2∝n(n为橡皮筋条数)
C.该实验中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可以通过倾斜木板的方法平衡而不产生新的误差
D.该实验中倾斜木板会产生误差
3.如图是实验室用橡皮筋进行“探究功和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根据纸带的信息,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B)
A.需要根据OJ段的距离求平均速度
B.可以根据FJ段的距离求vH的大小
C.可以根据CI段的距离求vF的大小
D.需要求得多个点的速度vA、vB、vC、vD,作出v-t图象
4.(2018·濮阳高一检测)为了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现提供如图所示的器材,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后,沿木板滑行,小车带动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在运动的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打点计时器打点时间间隔为0.02 s)
请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先平衡阻力,操作方法是:将木板左端垫高,使木板稍微倾斜,使小车连上纸带,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限位孔,放在木板上;轻轻推动小车,打出一条纸带,测量点之间的距离,只要间距__近似相等__,就可以认为平衡阻力了。
(2)当我们分别用同样的橡皮筋1条、2条、3条……并起来进行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实验时,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应该__保持一致__,这样,1条、2条、3条……橡皮筋拉动小车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可认为分别是W、2W、3W……
(3)小车带动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点并不是均匀的,如图所示,由纸带求出小车获得的速度大小为__1.73__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