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末过关检测(六)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下列各种说法中错误的有( )
A.普朗克在研究黑体的热辐射问题中提出了能量子假说
B.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该束光的照射时间太短
C.在光的单缝衍射实验中,狭缝越窄,光子动量的不确定量越大
D.任何一个运动物体,无论是大到太阳、地球,还是小到电子、质子,都与一种波相对应,这就是物质波,物质波是概率波
解析:选B 普朗克在研究黑体的热辐射问题中提出了能量子假说,故A正确;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该束光的频率小于极限频率,故B错误;光的单缝衍射实验中,狭缝越窄,光子动量的不确定量越大,故C正确;任何一个运动物体,都与一种波相对应,这就是物质波,物质波是概率波,故D正确。
2.一个电子被加速后,以极高的速度在空间运动,关于它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子在空间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电子上下左右颤动着前进
C.电子运动轨迹是正弦曲线
D.无法预言它运动的路径
解析:选D 根据概率波的知识可知,某个电子在空间中运动的路径我们无法确定,只能根据统计规律确定大量电子的运动区域,故选项D正确。
3.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粒子,由静止开始经加速电场加速后(加速电压为U),该粒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为( )
A. B.
C. D.
解析:选C 设加速后的速度为v,由动能定理得:qU=mv2,所以v=,由德布罗意波长公式:λ===,C正确。
4.已知钙和钾的截止频率分别为7.73×1014 Hz和5.44×1014 Hz,在某种单色光的照射下两种金属均发生光电效应,比较它们表面逸出的具有最大初动能的光电子,钙逸出的光电子具有较大的( )
A.波长 B.频率
C.能量 D.动量
解析:选A 由mvm2=hν-W0知,钙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较小,所以钙逸出的光电子动量较小,频率较小,波长较长,选项A正确。
5.用不同频率的紫外线分别照射钨和锌的表面而产生光电效应,可得到光电子最大初动能Ek随入射光频率ν变化的Ekν图象。已知钨的逸出功是3.28 eV,锌的逸出功是3.24 eV,若将二者的图线画在同一个Ekν坐标中,用实线表示钨、虚线表示锌,则能正确反映这一过程的是图中的( )
解析:选B 图象斜率表示普朗克常量h,因此两条线应平行;横截距代表了极限频率ν0,ν0=,因此钨的ν0大些。B正确。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6.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频率为ν的光照射光电管阴极,发生了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大入射光的强度,光电流增大
B.减小入射光的强度,光电效应现象消失
C.改用频率小于ν的光照射,一定不发生光电效应
D.改用频率大于ν的光照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变大
解析:选AD 根据光电效应规律可知,增大入射光的强度,光电流增大,A项正确;减小入射光的强度,光电流减小,光电效应现象并不消失,B项错误;改用频率小于ν的入射光照射,如果入射光的频率仍然大于光电管阴极材料的极限频率,仍能发生光电效应,C项错误;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可知,增大入射光的频率,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增大,D项正确。
7.在单缝衍射实验中,中央亮纹的光强占从单缝射入的整个光强的95%以上。假设现在只让一个光子通过单缝,那么该光子( )
A.一定落在中央亮条纹处
B.一定落在亮条纹处
C.可能落在暗条纹处
D.落在中央亮条纹处的可能性最大
解析:选CD 根据光波是概率波的概念,对于一个光子通过单缝落在何处,是不可确定的,但概率最大的是落在中央亮条纹处。也可落在其他亮条纹处,还可能落在暗条纹处,落在暗条纹处的概率很小,故C、D选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