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量子化 光的粒子性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对热辐射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热的物体向外辐射电磁波,冷的物体只吸收电磁波
B.温度越高,物体辐射的电磁波越强
C.辐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情况只与物体的温度有关,与材料种类及表面状况无关
D.常温下我们看到的物体的颜色就是物体辐射电磁波的颜色
解析:选B 一切物体都不停地向外辐射电磁波,且温度越高,辐射的电磁波越强,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选项C描述的是黑体辐射的特性,选项C错误;常温下看到的物体的颜色是反射光的颜色,选项D错误。
2.人眼对绿光最为敏感,正常人的眼睛接收到波长为 530 nm 的绿光时,只要每秒有6个绿光的能量子射入瞳孔,眼睛就能察觉。普朗克常量取6.63×10-34 J·s,光速为3.0×108 m/s,则人眼能察觉到绿光时所接收到的最小功率是( )
A.2.3×10-18 W B.3.8×10-19 W
C.7.0×10-10 W D.1.2×10-18 W
解析:选A 因只要每秒有6个绿光的能量子射入瞳孔,眼睛就能察觉,所以察觉到绿光所接收的最小功率P=,式中E=6ε,又ε=hν=h,可解得P=6× W≈2.3×10-18 W。A正确。
3.下列利用光子说对光电效应的解释正确的是( )
A.金属表面的一个电子只能吸收一个光子
B.电子吸收光子后一定能从金属表面逸出,成为光电子
C.金属表面的一个电子吸收若干个光子,积累了足够的能量才能从金属表面逸出
D.无论光子能量大小如何,电子吸收光子并积累能量后,总能逸出成为光电子
解析:选A 根据光子说,金属中的一个电子一次只能吸收一个光子,只有所吸收的光子频率大于金属的截止频率,电子才能逃离金属表面,成为光电子,且光子的吸收是瞬时的,不需时间的积累,故只有选项A正确。
4.频率为ν的光照射某金属时,产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km。改为频率为2ν的光照射同一金属,所产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h为普朗克常量)( )
A.Ekm-hν B.2Ekm
C.Ekm+hν D.Ekm+2hν
解析:选C 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得Ekm=hν-W0,若入射光频率变为2ν,则Ekm′=h·2ν-W0=2hν-(hν-Ekm)=hν+Ekm,故选C。
5.在光电效应实验中,飞飞同学用同一光电管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得到了三条光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甲光、乙光、丙光),如图所示。则可判断出( )
A.甲光的频率大于乙光的频率
B.乙光的波长大于丙光的波长
C.乙光对应的截止频率大于丙光的截止频率
D.甲光对应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于丙光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
解析:选B 由题图说明丙光对应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最大,即丙光的频率最高(波长最小),B项正确,D项错误;甲光和乙光的频率相同,A项错误;由于是同一光电管,所以乙光、丙光对应的截止频率是一样的,C项错误。
二、多项选择题
6.如图所示,电路中所有元件完好,但光照射到光电管上,灵敏电流计中没有电流通过,其原因可能是( )
A.入射光太弱
B.入射光波长太长
C.光照时间短
D.电源正负极接反
解析:选BD 入射光的频率低于截止频率时,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故选项B正确;电路中电源反接,对光电管加了反向电压,若该电压超过了遏止电压,也没有光电流产生,故选项D正确。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子射到金属表面时,可能有电子发出
B.光子射到金属表面时,一定有电子发出
C.电子轰击金属表面时,可能有光子发出
D.电子轰击金属表面时,一定没有光子发出
解析:选AC 光的频率需达到一定值时,照射到金属表面才会有电子发出;如果电子能量不够大,轰击金属表面就不会有光子发出。因此,选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