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裂变
一、单项选择题
1.1938年哈恩用中子轰击铀核(92U),发现产物中有原子核钡(56Ba)、氪(Kr)、中子和一些γ射线。下列关于这个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个实验的核反应方程是92U+n→56Ba+Kr+n
B.这是一个核裂变过程,反应后粒子质量之和大于反应前粒子质量之和
C.这个反应中释放出的能量不可以用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来计算
D.实验中产生的γ射线穿透能力极强
解析:选D 根据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铀核裂变的核反应方程应为92U+n→56Ba+Kr+3n,选项A错误;铀核裂变过程中产生γ射线,放出能量,发生质量亏损,释放的能量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计算,选项B、C错误;核反应中产生的γ射线,穿透能力极强,是能量极高的光子,选项D正确。
2.一个92U在中子的轰击下发生一种可能的裂变反应,其裂变方程为92U+n→X+Sr+2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原子核中含有86个中子
B.X的原子核中含有141个核子
C.因为裂变释放能量,出现质量亏损,所以裂变后的总质量数减少
D.U是天然放射性元素,它的半衰期约为7亿年,随着地球环境的不断变化,半衰期可能变短也可能变长
解析:选A 根据电荷数和质量数守恒,X的原子核中有92-38=54个质子,235+1-94-2=140个核子,140-54=86个中子,A项正确,B项错误;裂变过程总质量数守恒,C项错误;半衰期由核本身的因素决定,与外界条件无关,D项错误。
3.我国秦山核电站第三期工程中有两个60万千瓦的发电机组,发电站的核能来源于U的裂变,现有四种说法:
①U原子核中有92个质子,143个中子
②U的一种可能裂变是变成两个中等质量的原子核,反应方程式为U+n→Xe+Sr+2n
③U是天然放射性元素,常温下它的半衰期约为45亿年,升高温度半衰期缩短
④一个U裂变能放出200 MeV的能量,合3.2×10-11J。
以上说法中完全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D 由U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关系易知①正确;由核反应方程中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知②正确;半衰期不受外界因素干扰,故③错误;通过计算易知④正确,故答案为D。
4.裂变反应中释放出的能量来自于( )
A.核子消失转化为能量
B.原子中电子与原子核之间的电势能减小
C.入射的中子消失转化为能量
D.原子核的比结合能变大,释放出能量
解析:选D 发生裂变反应过程中,核子数保持守恒,中子也不会消失,故A、C错误;能量来自于原子核内部,由于重核在分裂为中等质量的原子核时,比结合能增加而释放出能量,B错误,D正确。
5.一个铀235吸收一个中子后发生的核反应方程式是92U+n→54Xe+Sr+10n,放出的能量为E,铀235核的质量为M,中子的质量为m,氙136核的质量为m1,锶90核的质量为m2,真空中光速为c,则释放的能量ΔE等于( )
A.(M-m1-m2)c2
B.(M+m-m1-m2)c2
C.(M-m1-m2-9m)c2
D.(m1+m2+9m-M)c2
解析:选C 铀235裂变时的质量亏损Δm=M+m-m1-m2-10m=M-m1-m2-9m,由质能方程可得ΔE=Δmc2=(M-m1-m2-9m)c2。故正确选项为C。
6.1个铀235吸收1个中子发生核反应时,大约放出196 MeV 的能量,则1 g纯铀235完全发生核反应放出的能量为(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
A.NA×196 MeV B.235NA×196 MeV
C.235×196 MeV D.×196 MeV
解析:选D 1 g纯铀235有×NA个铀235的原子核,因此1 g纯铀吸收中子完全发生核反应,可以放出的能量为×196 MeV,即D正确,A、B、C错误。
二、多项选择题
7.当一个重核裂变时,它所产生的两个核( )
A.含有的质子数比裂变前重核的质子数少
B.含有的中子数比裂变前重核的中子数少
C.裂变时释放的能量等于俘获中子时得到的能量
D.可能是多种形式的两个核的组合
解析:选BD 由于在裂变反应中吸收一个中子而释放出几个中子,质子数没有发生变化,而两个新核的中子数减少,A错误,B正确;反应前后质量发生了亏损而释放出能量,不等于俘获中子的能量,在裂变反应中,产物并不是唯一的,故C错误,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