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末过关检测(二)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上课时老师将一蜂鸣器固定在教鞭一端,然后使蜂鸣器迅速水平旋转,蜂鸣器音调竟然忽高忽低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旋转时蜂鸣器发出的频率变化了
B.由于旋转,改变了同学们听到的声音频率
C.蜂鸣器音调变高时,一定是向远离同学们的方向运动
D.音调的忽高忽低是由波的干涉造成的
解析:选B 蜂鸣器水平旋转时,蜂鸣器与同学们间距忽远忽近,故同学们接收到的频率忽高忽低,A错误,B正确;音调变高时,蜂鸣器一定向着同学们运动,C错误;音调的变化,是因为同学们接收到的波的频率变化引起的,属于多普勒效应而不是波的干涉,D错误。
2.一列简谐横波沿某一直线传播,A、B是该直线上相距1.2 m 的两点,从波到达其中一点开始计时,4 s内A完成8次全振动,B完成10次全振动,则该波的传播方向及波速分别为( )
A.方向由A向B,v=0.3 m/s
B.方向由B向A,v=0.3 m/s
C.方向由B向A,v=1.5 m/s
D.方向由A向B,v=1.5 m/s
解析:选C 由于4 s内B完成的全振动次数大于A完成的全振动的次数,所以波由B向A传播;周期T= s=0.4 s,A、B在4 s内完成的全振动相差2次,即A、B间相距两个波长;2λ=1.2 m,λ=0.6 m,即v==1.5 m/s。C项正确。
3. (北京高考)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机械横波,波速为4 m/s。某时刻波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列波的振幅为4 cm
B.这列波的周期为1 s
C.此时x=4 m处质点沿y轴负方向运动
D.此时x=4 m处质点的加速度为0
解析:选D 由题图可知,这列波的振幅为2 cm,波长λ=8 m,而波速v=4 m/s,知周期T== s=2 s,则A、B项错误;根据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的关系,可知此时x=4 m处的质点沿y轴正方向运动,其加速度为0,则C项错误,D项正确。
4.(四川高考)图甲是一列简谐横波在t=1.25 s时的波形图,已知c位置的质点比a位置的晚0.5 s起振,则图乙所示振动图像对应的质点可能位于( )
A.a<x<b B.b<x<c
C.c<x<d D.d<x<e
解析:选D 根据题中所给波形图和c位置的质点比a位置的质点晚0.5 s起振,则该列简谐横波的周期是T=1 s,根据周期和所给波形图能找到t=0 时的波形图(余弦图象),根据所给振动图象可知,t=0时所找质点应该位于平衡位置上方且向上振动,结合t=0时的波形图可知,所找质点可能位于d<x<e范围内,故选D。
5.在水波槽里放两块挡板,当中留一窄缝,已知窄缝的宽度为0.5 cm,所用水波的波长为 5 cm,则下图所示的衍射图样中正确的是( )
解析:选C 窄缝宽度0.5 cm明显小于水波波长 5 cm,符合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且水波是以水中“某点”为中心的弧线,故只有选项C正确。
6. 为了研究乐音的物理规律,某同学用计算机录制下优美的笛声do和sol,然后在电脑上用软件播放,分别得到如图(a)和图(b)的两个振动图象,由此可以判断( )
A.do和sol的周期之比约为 2∶3
B.do和sol在空气中传播的波长之比为2∶3
C.do和sol的频率之比约为2∶3
D.do和sol在空气中传播的波速之比为3∶2
解析:选C 由题图可知,当do完成2个周期时,sol完成了3个周期,所用时间是相同的,所以二者的周期之比为3∶2,频率之比则为2∶3,因为声音在同种介质中传播速度是相同的,由v=λf可知,波长之比为3∶2,所以正确选项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