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参考系)明代诗人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桥流水不流”中的“桥流”其选择的参考系是( )
A.桥 B.水
C.人 D.地面
答案B
解析要确定“桥流”是以哪个物体为参考系,必须知道桥是相对于哪个物体运动的,本题中水沿岸向下流动,故若水不动,则桥相对于水向上游流动,所以本题是以水为参考系的。
2.(多选)(质点)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中国跳水“梦之队”收获7金2银1铜,创造了1984年参加奥运会以来的最好成绩。回国后,教练员和运动员认真分析了比赛视频,对于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研究运动员的跳水动作时,可以将运动员看成质点
B.研究运动员与跳板接触过程中跳板的弯曲情况时,可将运动员看成质点
C.为了提高训练成绩,不管分析什么问题,都不能把运动员看成质点
D.能否把运动员看成质点,应根据研究问题而定
答案BD
解析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关键是看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是否可以忽略,当研究运动员的跳水动作时,不能将运动员看成质点,研究运动员接触跳板时跳板的弯曲情况,可以将运动员看成质点,所以能否将运动员看成质点,应根据所研究的问题而定,A、C不符合题意,B、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D。
3.(时间与时刻、位移与路程)上合组织峰会于2018年6月在山东省青岛市召开,某记者从某地到文艺汇演处打车约23.5 km,峰会期间的文艺演出于北京时间6月9日21:00正式上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6月9日21:00指时间间隔,23.5 km指路程
B.6月9日21:00指时刻,23.5 km指路程
C.6月9日21:00指时间间隔,23.5 km指位移大小
D.6月9日21:00指时刻,23.5 km指位移大小
答案B
解析时刻是时间轴上的一点,6月9日21:00指时刻,打车约23.5km是指路程,B正确。
4.(位移和路程的计算)一人晨练,按图所示走半径为R的中国古代八卦图,中央S部分是两个直径为R的半圆,BD、CA分别为西东、南北指向。他从A点出发沿曲线ABCOADC行进,则当他第一次到D点时,他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及位移的方向分别为( )
A.2πR R 向西南 B.4πR 2R 向东南
C.2.5πR R 向东南 D.3πR R 向西北
答案C
解析从A点出发沿曲线ABCOADC行进。当他第一次走到D点时,路程s=πR+2π=2.5πR。位移大小为x=R。方向沿东南方向,故C正确,ABD错误。
5.(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一位女士由于驾车超速而被警察拦住。警察走过来对她说:“太太,你刚才的车速是80 km/h!”。这位女士反驳说:“不可能的!我才开了10分钟,还不到一个小时,怎么可能走了80 km呢?”“太太,我的意思是:如果您继续像刚才那样开车,在下一个小时里您将驶过80 km。”“这也不可能的。我只要再行驶20 km就到家了,根本不需要再开过80 km的路程。”你认为这位太太没有认清哪个科学概念( )
A.位移与路程的概念 B.时间与时刻的概念
C.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概念 D.加速度与速度的概念
答案C
解析平均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而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上的速度;由题意可知,超速应是任意时刻超过80km/h;故该女士没有认清瞬时速度的概念,故ABD错误,C正确。
6.(加速度)(2018·贵州贵阳高三期末)一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4 s内的位移为16 m,速度变为原来的三分之一,方向不变。则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
A.1 m/s2 B.1.5 m/s2 C.2 m/s2 D.0.75 m/s2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