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3 欧姆定律
1.(2016·江苏泰州中学高二检测)某家用台灯可通过调节开关使它的亮度逐渐增大到最亮,若灯最亮时的电压为220V,工作电流为0.18A,则当电压为110V时,灯丝的电阻为( D )
A.等于1222Ω B.等于611Ω
C.大于1222Ω D.小于1222Ω
解析:由R=知,当U=220V时,灯丝的电阻R1==Ω≈1222Ω,灯丝的电阻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当U=110V时,R2<1222Ω,D选项正确。
2.(2018·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如图所示是某导体的I-U图线,图中α=4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C )
A.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此导体的电阻R不变
C.I-U图线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所以R=cot45°=1Ω
D.在该导体两端加6V电压时,每秒通过导体截面的电荷量是3C
解析:由图可知,电流随着其两端的电压变化规律为过原点的倾斜直线,故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故A正确;由I=可知,图象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则由图象可知电阻R=Ω=2Ω,故B正确C错误;在R两端加6V的电压时,电路中电流I==3A,则每秒通过电阻的电荷量为q=It=3×1C=3C,故D正确。
3.(2018·河南省商丘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在做“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采用的仪器有:电源E(电动势6V,内阻不计);额定电压4.0V的小灯泡L;电流表
(量程0.6A,内阻约2Ω);电压表
(量程5V,内阻约15kΩ);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15Ω);开关S,导线若干。实验中要求加在小灯泡上的电压从零到小灯泡的额定电压连续可调。
(1)在做实验时,连成的实物电路图如下:
请你指出上述实物电路图中的错误之处:
①__电流表没有接成外接电路___
②__滑动变阻器没有接成分压电路(3)___
(2)请你在虚线方框中画出实验所用的正确电路原理图。
(3)如图所示为某同学根据正确的实验电路图所测的几组数据画出的I-U图象。图象是一条曲线而不是直线的原因是__灯丝电阻随温度而改变(灯丝电阻随I或随U改变亦可)___;
从图象中可求得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__10Ω(9.5Ω到10.5Ω之间都给分)___Ω。
答案:(2)见解析
解析:(1)描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要求加在小灯泡上的电压从零到小灯泡的额定电压连续可调,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接法,灯泡电阻较小,电流表应采用外接法。所以上述实验电路图中的错误之处:①电流表没有接成外接电路;②滑动变阻器没有接成分压电路。
(2)正确电路原理图:如图所示
(3)图线弯曲是因为温度升高,电阻变大,即灯丝电阻随温度改变而改变;R==Ω=10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