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5 电势差
基础夯实
一、选择题(1~3题为单选题,4、5题为多选题)
1.(2017·上海市金山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关于电势差和电场力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电势差是矢量,电场力做的功是标量
B.在两点间移动电荷,电场力不做功,则两点间的电势差为零
C.在两点间被移动的电荷的电荷量越少,则两点间的电势差越大
D.在两点间移动电荷时,电场力做正功,则两点间的电势差大于零
解析:电势差是标量,电场力做功也是标量。故A错误。根据UAB=知,在两点间移动电荷,电场力不做功,则两点间的电势差为零。故B正确。两点间的电势差与移动的电荷量无关,由电场本身决定。故C错误。根据UAB=知,电场力做正功,电势差不一定大于零,若电荷带负电,电势差小于零。故D错误。
2.如图所示,正点电荷电场中有A、B两点,将一电荷量为q=+3.2×10-19C的试探电荷从电场中的A点移至B点,电场力做功为W=6.4×10-20J,则A、B两点间的电势差U等于( B )
A.0.5V B.0.2V
C.5V D.2V
解析:UAB==V=0.2V,所以选项A、C、D错误,选项B正确。
3.(2017·广州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在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为UAB=75V,B、C两点间的电势差为UBC=-200V,则A、B、C三点电势高低关系为( C )
A.φA>φB>φC B.φA<φC<φB
C.φC>φA>φB D.φC>φB>φA
解析:由题意,UAB=φA-φB=75V,则得:φA>φB;
UBC=φB-φC=-200V,则得:φB<φC;
又UAC=UAB+UBC=(75-200)V=-125V,则得:φA<φC;
故有:φC>φA>φB;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
4.(2017·湖北省汉川市高二上学期期末)如图所示,一个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甲,固定在粗糙绝缘水平面上的O点,另一个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点电荷乙,从A点以初速度v0沿它们的连线向甲运动,到B点时速度减小到最小值v。已知点电荷乙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A、B间距离为L0,静电力常量为k,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 )
A.O、B间的距离为
B.在点电荷甲产生的电场中,B点的场强大小为
C.点电荷乙在A点的电势能小于在B点的电势能
D.在点电荷甲产生的电场中,A、B间的电势差UAB=
解析:设OB=x,当速度最小时有:qE=μmg,又E=k,联立得:x=,故A正确;当速度最小时有:qE=μmg,故可得点电荷甲在B点处的场强E=,故B正确;由于电场力做正功,电荷乙的电势能减小,则点电荷乙在A点的电势能大于在B点的电势能,故C错误;点电荷从A运动到B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有:UABq-mgμL=mv2-mv,故AB两点的电势差UAB=(mgμL+mv2-mv),故D错误。
5.(2018·云南省永善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如图所示,平行线代表电场线,但未标明方向,一个带正电、电荷量为10-2C的微粒在电场中仅受电场力作用,当它从A点运动到B点时动能减少了0.1J,已知A点的电势为-10V,则( ABC )
A.B点的电势为0V
B.电场线方向从右向左
C.微粒的运动轨迹可能是轨迹1
D.微粒的运动轨迹可能是轨迹2
解析:因微粒仅受电场力作用,且由A点到B点时动能减少,故电场力做负功,电场力的方向水平向左,轨迹应为虚线1;由WAB=UAB·q=-0.1J,可得:UAB=-10V,由UAB=φA-φB,可得φB=φA-UAB=0V,综上所述选项ABC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