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3 电场强度
1.(2017·广东广州市荔湾区高二上学期期末)19世纪30年代,法拉第提出一种观点,认为在电荷周围存在电场,电荷之间通过电场传递相互作用力。如图所示,对于电荷A和电荷B之间的电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电荷B在电荷A的电场中受电场力的作用,自身并不产生电场
B.撤去电荷B,电荷A激发的电场就不存在了
C.电场是法拉第假想的,实际上并不存在
D.空间某点的电场场强等于A、B两电荷在该点激发电场场强的矢量和
解析:电荷B处在电荷A激发的电场中,受到电荷A电场的作用力,B自身也激发电场。故A错误。电荷A激发的电场与电荷B无关,撤去B,电荷A激发的电场仍然存在。故B错误。电场是客观存在的。故C错误。电荷A和电荷B都可以激发电场,它们叠加可以形成一个新的电场。空间某点的场强等于A、B两电荷在该点激发电场场强的矢量和。故D正确。
2.(2017·山西省运城高二上学期期中)如图所示,实线为三条未知方向的电场线,从电场中的M点以相同的速度飞出a、b两个带电粒子,a、b的运动轨迹如图中的虚线所示(a、b只受电场力作用),则( D )
A.a一定带正电,b一定带负电
B.电场力对a做正功,对b做负功
C.a的速度将减小,b的速度将增大
D.a的加速度将减小,b的加速度将增大
解析:由于电场线方向未知,故不能确定带电粒子的电性,A错误;由于a、b粒子在电场力作用下做曲线运动,电场力做正功,两粒子的速度都增大,B、C错误;加速度由电场力产生,由于b处电场线较a处密,所以b处电场强度大,由E=知,带电粒子在b处受电场力大,故加速度大,D正确。
3.(2018·北京市朝阳区高二上学期期末)如图所示,长l=1m的轻质细绳上端固定,下端连接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带电小球,小球静止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已知小球所带电荷量q=1.0×10-6C,匀强电场的场强E=3.0×103N/C,取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小球所受电场力F的大小。
(2)小球的质量m。
(3)剪断细线后,小球将做何种运动,并说明依据。
答案:(1)3×10-3N (2)4×10-4kg (3)沿初始绳的方向,斜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因为小球受重力和电场力,其合力恒定不变。
解析:(1)根据电场力的计算公式可得电场力
F=qE=1.0×10-6×3.0×103N=3.0×10-3N;
(2)小球受力情况如图所示:
根据几何关系可得mg=,所以m==kg=4×10-4kg;
(3)剪断细线的瞬时,因为小球受重力和电场力其合力恒定不变,沿初始绳的方向,则小球将沿原来细绳的方向,斜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