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读准字音,掌握课文中主要的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特殊句式。
方法与过程:学习用生动细致的描写来表达抽象的道理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及课文所包含的认识客观规律必须通过反复实践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第二段,理清层次及运用两个对比写出庖丁高超的技巧。
难点::文惠君听庖丁介绍后,说自己懂得了“养生之道”,解牛之道和这种“养生”之道有什么联系?这个寓言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作者简介
庄子,名 周 ,战国 时期 宋 国人,著名的思想家,道家 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 老 子 并称为“老 庄 ”。他曾在家乡做过漆园吏,不久即隐归,一生过着穷困的生活。
庄子的散文,有相当高的艺术成就,想象奇妙,构思巧妙,意境开阔,描绘生动,善于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对后世文学有较大的影响。
《庄子》现存33篇:《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其中《内篇》一般认定是庄子自撰,外篇、杂篇出于庄子门人及后学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