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17世纪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研究落体运动的规律时,做了著名的斜面实验,其中应用到的物理思想方法属于( )
A.等效替代 B.理想实验 C.实验归纳 D.控制变量
2、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是( )
A.位移、平均速度、速度、加速度、重力
B.质量、路程、速率、时间 、弹力
C.速度、时间、位移、加速度、力
D.位移、路程、时间、加速度、平均速率
3、关于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力大小都是10N,方向相同,那么这两个力一定相同.
B.没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能有力的作用
C.施力物体施力在前,受力物体受力在后
D.根据有一定距离的磁铁间的相互作用可知: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4、一辆汽车以2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2s(汽车未停下)汽车行驶了36m.汽车开始减速时的速度是 ( )
A. 20 m/s B. 18 m/s C. 12 m/s D. 9 m/s
5、一物体从H高处自由下落,经时间t落地,则当它下落时,离地的高度是 ( )
A. B. C. D.
6、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t=0到t=t1的时间内,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 )
A. 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
B. 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
C. 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大
D. 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
7、如图所示,物体在F=100N,方向水平向左的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运动。已知物体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µ = 0.2,物体质m = 5kg,可知物体所受摩擦力为(g=10m/s 2)
A. 10N,水平向右
B. 20N,水平向右
C. 10N,水平向左
D. 20N,水平向左
8、设有三个力同时作用在质点P上,它们的大小和方向相当于正六边形两条边和一条对角线,如图所示,这三个力中最小的力的大小为F,则这三个力的合力等于( )
A. 6 F B. 5 F C. 4 F D. 3 F
9、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A、B两点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物体通过AB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中间时刻的速度为
B.物体通过AB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为
C.物体经过AB位移中点的速度大小为
D.物体经过AB位移中点的速度大小为
10、如图所示,一个半径为r、重为G的光滑均匀球,用长度为r的细绳挂在竖直光滑的墙壁上,则绳子的拉力F和球对墙壁压力N的大小分别是( )
A. B.
C. D.
11、把一重为G的物体,用一个水平的推力F=kt(k为恒量,t为时间)压在竖直的足够高的平整的墙上,如右图所示,从t=0开始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随t的变化关系是( )
12、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固定着一根竖直立柱,某人用绳子通过柱顶的定滑轮将100N的货物拉住.已知人拉着绳子的一端,且该绳端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0°,不计滑轮处的摩擦,则柱顶所受绳子的压力大小为( )
A. 200N B. 100N
C. N D.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