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讲解
在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中,第三题是要求考生根据文本材料的有关内容,选择合理推断或想象的一项,或者是选择推断、想象错误的一项。它不仅要学生会读,而且要会思考,会探究,会从旧知中获得新知,具有从事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和素质。这道题就是考查考生对文本材料的分析研究能力,也就是考纲所说的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一般来说,推断有归纳概括性推断和理解性推断两种;想象有根据文章内容进行理解性想象和拓展性想象两种。考试中针对“推断和想象”命题的内容,主要考查以下阅读分析能力:
1. 对文章显性信息进行推断,使隐性信息显性化的推理能力。
2. 对文章若干个相关自信息进行综合,得出新信息的归纳能力。
3. 对无序信息进行重组加工,推衍出新信息、新发现的分析能力。
常见的试题错误选项设置特点
1. 对原文中的说法变换叙述角度或表达的方式。
2. 对部分信息片面理解,或对整体材料中居于次要地位的性能、作用等进行夸大,从而得出一个不符合实际的结论。
3. 对原文中有关材料进行错误的引申与分析,然后推断出一种错误的发展趋势等等。
解题步骤
解答此类试题虽有一定难度,但还是有规律可寻的。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对文章整体内容要全面理解,对基本信息要准确提炼。
把握全文的观点态度,筛选出文中的有关重要信息;注意不同观点之间的区别及作者对它们的看法。
第二,仔细分析研究选项中的推断关系是否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