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讲解
散文中的物象不仅有其本身的具体意义,而且具有被赋予的抽象意义。可以说,我们在文学作品中欣赏到的物象,都是客观物象和作者或人物主观思想感情融合而成的形象。
审题
|
示例
|
题干中往往有“分析”“谈谈”等作答动词和××物象、“艺术效果”“作用”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
文中多次写到“牛铃”,有什么艺术效果?
(《牛铃叮当》)
作者曾说:“雪”是《祁连雪》的“文眼”,具有重要的作用。请通读全文,谈谈文中“雪”的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祁连雪》)
|
把握散文中的物象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两层面概括物象的内涵
(1)抓住外形特征,分析内在品质
作者对生活中的某些事物的感触必须要借助描写所托之物的外形特征来抒发,这类事物往往外形特征比较鲜明,只要找准对其外在形象的描写,就可分析出它的内在品质。事实上,事物的外形特征便是其内在品质的外在表现。通过外形分析出内在品质是我们理解文章主旨的关键。
(2)仔细品读文本,提炼所言之志
一般来说,作者所描绘的事物不一定是最终所赞美的对象,真正赞美的对象常常隐含其中。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品读文章,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感受作者的情感脉搏,找出所托之物与所赞美的对象之间的相似点。
典例一: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牛铃叮当
李清明
①水乡多水牛。
②从我记事开始,一直到成年走出水乡,多以水牛为伴。不但假期要整天放牧水牛,即使上学了每天也带上镰刀和竹筐,放学的路上割上满满一筐青草,回去喂养水牛。